正在阅读:见证村落成人礼的 海上“世外桃源”

见证村落成人礼的 海上“世外桃源”

温州网 2022-07-19 10:11:37

  航拍北策岛。 赵用 摄

  水潭村村民在北策岛上回忆往昔。 赵用 摄

  北策岛,帐篷前的大海与星空。卿仑 摄

  从洞头半屏山一带码头,乘机船20多分钟可达北策岛。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多一点的北策岛,是龙湾永兴街道水潭村人世代乡愁所在。

  水潭村,紧邻永昌堡,与抗倭城堡隔河而望。在数百年前,水潭村也是可以望见大海的。

  近日,记者乘船登岛,追溯水潭与北策的渊源。

  村民孤岛作业500年未歇

  水潭,古名水团,被水团团围住之意。水潭的地形很像长方形,长方形的三条边,就是三条河道,将村子框住。所以,这个龙湾平原腹地靠近东海岸的小村子,田地有限,成了龙湾唯一一个世代以打渔为生的村子。

  水潭村的王氏聚落,形成于600多年前。水潭村村民上岛作业至今,有500年左右。当地《李浦王氏宗谱》有载,清顺治年间清军入关之时,水潭村王氏兄弟几人,不满异族统治,从水潭村逃离至北策岛定居。从此之后,村民世代有人上北策岛,将孤岛作为海上避世“桃源”,也作为海上作业根据地。因为岛上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他们还开垦了不少良田。

  过去,从水潭村河道出发,乘手摇小舢板,至北策岛大约5小时。

  岛之风物:海豚、牛羊、野百合

  记者登岛当日,正午潮涨时分,白天高温逼近40℃,晴空万里。

  近岛时,正遇一群海豚在行船的前方海面跳跃。更近北策岛时,能看到岛山上陡坡处的一些小山羊,是近数十年间岛上放养的山羊自然繁衍的后代。3年前,水潭村几位村民又联合在岛上养牛,共50多头。

  登岛后,沿着码头边的水泥路步行不过百步,就是北策岛山脚的一处石屋。几位经营畜牧业的村民,轮流上岛驻守其中。这里,也是岛上如今唯一一处生活基地。从这里上山道环岛绕一周,脚程一小时许。

  上山途中,山道旁肆意生长着许多野生丁茄,还有数辈水潭人手植的一些高大的相思树。

  过山顶面南,正好与南策岛对望,能看见南策岛上的一些建筑。近山顶这一带丛林密布,其中有不少野生栀子树。据一些年老的村民说,岛上有许多中药材,药效比大陆上的同类植物好很多。所以众人登岛当日,有村民上岛就奔山上去挖野百合了。

  岛上的淡水水源地,位于离山脚石屋不远的半山腰丛林深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水潭人在淡水源头处筑成水池引水,据说可供300人使用。

  见证水潭乡愁的“成人礼”之岛

  水潭人世代打渔,至二十世纪90年代初,传统渔业面临转型,大部分水潭人因此撤离北策谋求他业。此后,仅剩部分人在岛上经营畜牧业。

  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水潭人在北策岛上开发最辉煌的时期。今年62岁的王建朋是岛上留守的水潭村民之一,据他回忆,在他年满17岁上岛时,村里有9对机帆船在这一带海域作业。

  据村里的老渔民介绍,自从明末清初北策岛成为水潭村的海上根据地以来,据水潭不成文规定,凡水潭男子到了17岁,就必须上岛,开始见习自己的成年生活,从砍柴、种番薯、给大人们煮饭烧菜、学习张网捕鱼开始。他们中有的人,会从此成为渔民。所以,岛上村民最多的时候,曾达到300人。对北策岛深怀感情的水潭人,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男性村民,他们的17岁,都是在岛上度过的。

  除了海上日出,还有海螺贝壳

  登岛当日,记者就在北策岛山脚石屋前的道坦上安营扎寨。

  北策岛对面的肚尔山(如今的虎洞岛),为这里挡去了大部分海上风浪,但是两岛相连的山凹处海面又留了一处罅隙,让凉风横穿屋前,让这里成为孤岛夏日最阴凉的地方。从水池引来的淡水,在屋前流淌,源源不断。

  石屋左侧正对大海东面。次日清晨4点半左右,帐篷前的海平面上空就被朝霞映红。清晨5时许,盛大的海上日出登场了。

  在北策岛上,除了观看日出与满天星辰,还可以体验岛民的日常渔家生活。

  “抠螺蛳”是世代水潭人的渔业副业。退潮时分,石屋前的大片海滩石堆上,就布满了各种贝壳和海螺,随手一捡就是大盘海鲜大餐。

  距离大陆并不遥远的北策岛,虽然风光资源独具,却至今鲜有外人知晓,确实是水潭人的“世外桃源”地。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见证村落成人礼的 海上“世外桃源”

  记者:翁卿仑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财经频道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