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蓝筹股在稳增长政策预期下发起了逆袭攻势,而诸多白马成长股在存量资金游戏中纷纷陨落,买蓝筹还是买成长再度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后市,华泰柏瑞创新升级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慧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时代的主旋律,在经济减速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传统价值类股票仍将受到压制,对其估值修复机会的持续性不能有过高期待;成长股的确需要通过震荡调整来消化去年大幅上涨所带来的估值提升,但其中一些股票仍具有成长空间,下跌之后的买入机会渐行渐近。
张慧,经济学硕士,7年证券从业经历,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任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在职期间曾获2009年度《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2010年6月加入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3年9月至今担任华泰柏瑞盛世中国的基金经理。
继续演绎结构性 行情
中国证券报:你对于下一阶段市场运行格局的基本判断如何?
张慧:2014年A股市场最大的可能是,在“维稳+转型”背景下,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
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与升级的关口。支持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循环”逐步走到了尽头。循环之一是美国居民消费—中国居民生产,维系这一循环的基础是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和美国的杠杆率水平,而美国家庭部门在金融危机后持续去杠杆,即便复苏也很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首次出现下降,旧模式所依赖的人口红利优势消失。事实上,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已经终结。循环之二是中国居民储蓄买房子—地方政府借钱搞基建—开发商借钱盖房子,维系这一循环的基础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杠杆率水平。目前政府、地产、制造业投资均不具备大幅加速的条件。
由人口红利、投资、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将不复存在,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创新和制度改革来拉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技术创新日趋活跃,研发投入占GDP之比在发展中国家已经较高。居民消费存在提升空间,80、90后将开启“大众消费”的纪元,伴随“需求升级”而来的对品牌和娱乐的追求将带来相关行业的大繁荣。
不过,短期来看,2014年经济开局乏力,管理层一直在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但同时强调守住底线和增长的黄金平衡点,预计经济政策将在保就业和调结构之间摇摆,市场走势也将在经济数据和改革预期之间徘徊。整体而言,市场缺乏趋势性机会,可能呈现震荡格局,但不乏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券报:如果经济增长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缓,决策层出台稳增长措施托底经济,是否会刺激价值型蓝筹的上涨?事实上,最近在优先股试点办法发布、房地产企业再融资放开等利好消息作用下,周期股也发起了一波逆袭,这种行情的持续性如何?
张慧:从近期的数据来看,2014年经济有进一步放缓的压力,不排除政府会出台一些托底政策,但托底是为了争取转型窗口期,稳中求变是本届政府主要的执政思路,但稳增长不等于刺激增长。并且,这只能改变经济下行的斜率,不改变方向,经济下行的预期还在。对于传统价值股而言,虽然估值比较低,但仍然受制于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困境,经济数据或投资链条驱动的投资机会很难持续,只可能对应脉冲式的估值修复。
以房地产再融资重新开闸为例,虽然有短暂的托底作用,也让一些市场人士又回到了“经济下滑条件下买地产”的思路,但这一思路今后并一定能奏效,因为这一逻辑的前提是地产产业链能吸收容纳大量就业。事实上,今后低端劳动力的就业不再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