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8日,是温州金改2周年的日子。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后,由政府主导,专家学者参与的论坛不在少数。这些“高大上”的论坛,对温州金改这2年做了什么成绩,接下来要做哪些创新,提出了许多高屋建瓴的结论与思考。
这2年时间,温州冒出了不少金融服务机构,它们与银行等“正牌金融”相互交融并成长,成为金融生态里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地填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一些空白点。它们诞生在温州这片“金融热土”,并日益成长。它们对温州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以及目前还有哪些欠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3月29日,这些自诩为“草根金融”的金改热心参与者,齐聚在一起,畅谈温州目前需要什么样的金融。由于这是一场完全由民间金融参与者发起的茶话会,所以各参与者畅所欲言,他们的一些观察与建议,或许可以给政府部门对金融改革的未来方向,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本次茶话会通过一个名为“温州金融圈”的微信群发起,群友自愿报名参加。由于本次茶话会的“议题”跟温州金融改革有较大的关联性,除了活跃在温州各种民间金融业态的相关人士参与之外,还吸引了市金融办、温州股权营运中心、金投集团、金改广场等相关部门的人士来参与讨论。
本文选取的是部分参与者的观点,在他们眼中,温州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金融。
中祯财富董事长周竞天:
温州需要大量“机构化-市场型”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
据我观察,温州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很不均衡,有1500多个银行网点,近50个证券网点,20个期货营业部,在全国同类城市领先。但他们有个特点,都属于销售前台型,并不是“中央厨房”型的总部机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大型资产管理类公司在温州几乎还是空白的。
温州民间资本发达,历来是民营企业的重要推手,所以温州存在一些基于民间资本运作的服务公司,如担保公司,典当行,小贷公司,转贷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金融业态也步入了市场金融时代,市场派生出许多金融需求,与这些需求相对应的服务机构或产品,有人认为是创新,也有人认为是“灰色”——创新与灰色就像硬币的两面。
在未来几年,温州想在这块行业有所突破,应该鼓励与扶持一些以“机构化”的标准来打造的金融服务公司,有能力、有资源、有技术的金融人士“绑成”一家公司,要进行品牌化、系统化服务。同时要有更多的同业组织、协会、俱乐部和更多的平台参与服务。目前来看,温州草根金融的“个体户”不少,今后的发展应该“去个体户”,多打造品牌公司,多组建平台。
“市场型”是指金融需求必须市场化,有一定的市场真实需求,而不是“政治型”或空想策划类的金融服务或产品。市场化的需求就是不断深化,优化需求,真正“创造”出接地气的金融产品。
现在不少人对于金改的迫切愿望就是把资金引进温州,并注入温州企业,事情没有这样简单。华尔街等全球资金集散地吸引了全球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并不直接消化在本地的企业,但他们又的确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温州的目标应该是要成为资金的集散中心与交易中心。资本不需要物流,哪里有发展,资金就往哪里流动。
未来温州要成为类似于纽约、伦敦、东京、香港之类的金融高地,就需要大量的“机构化-市场型”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民企是自负盈亏的,创新力强,更贴近市场。这样的企业,长大了能辐射全国,甚至全世界。
可喜的是,目前温州有些民间金融业务已有了这样的苗头。
财富码头总经理王晖:
弱势的“草根金融”需要联合才能做大做强
财富码头开业以来,有不少温州本土的金融服务机构入驻,其中有不少是P2P网络贷款平台,这也是当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种金融业态。但据我的观察,这些P2P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大项目的融资任务。所以我在想,能否让这些P2P网贷平台做两极化的经营模式,不这样做的话,对公司与行业的发展制约很大。
所谓两极化的管理经营模式,就是一个平台不要既做项目,又做资金,而是有的平台只做项目,有的平台只负责找资金,然后这两极“抱团发展”。这样一来,负责做项目的平台,就聘请专业的人对项目进行评估;做资金的平台,就安心去寻找资金。只有这样做,才能做精做强。本身这些机构就出身草根,既要做项目,又要寻找资金,到最后哪一块都不专业,得不到投资者与融资方的信任。
如果抱团去做,这个市场是比较容易做大的。在资金方,温州并不缺资金,银行的私人存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但因为缺乏好的投资项目,这些资金只能存在银行;在项目方,目前包括政府项目、个体户、私营企业,很多好的项目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所以,从资金与项目两个角度来说,都不缺基础。
所以,如果这些草根的P2P机构抱起团来,然后让部分机构专门去设计包装项目,部分机构专门募集资金,按照统一的模式,做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出来,我认为它们可以有很大的作为:按目前P2P行业给投资者平均收益率超过12%,这对资金的吸引力是不小的;而同时,这样的资金成本,对需要融资的企业,也是可以承担的。
上海证券谢池商城营业部顾问林浩:
温州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提到金融,当首提银行,我认为银行要改变现有的纯抵押模式。从表面上看抵押贷款是无风险的行为,其实不然,随着固定资产价格的下滑,抵押贷款的风险也显而易见。企业的法人制度本是承担有限责任,但现今温州的银行都需要企业家的个人资产来担保,这本身不符合现代企业体制的构建。银行典当化,不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只重视第二还款来源的做法,违背信贷基本原则的。
温州金融虽然名声在外,但其实一直是草根金融。大量的资金囤积在民间借贷之上,使用这些资金虽能解企业短期之困,但中长期蚕食着企业微薄的利润。温州企业要发展,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温州企业都是采用间接融资,其弊端为利息成本高,使用周期短,应当要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这两种融资手段可使企业主获得长期的资本来源,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生产规模可以迅速扩大。运用好这两种融资方式,才构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抵押的实物资产有限,银行又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保单质押、仓单质押、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等,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一直缺乏金融杠杆做大做强。若要真正做大做强,必须要走资本市场的道路。企业走资本市场有很多优势,企业运作规范了,员工待遇提高了,大部分企业都会对员工有股权激励手段,那会极大促进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企业挂牌后,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再进行融资,企业地位提高了,挂牌后公司更容易被金融机构认可,可以获得更低成本的银行贷款。
金融生态缺谁都不行,政府、企业、银行都在一条链上,所以政府还需引导做以下几点:
1.应当推进商业保理,金融租赁,信托,企业债券、众筹(针对特定人群)等融资服务。
2.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3.积极培育发展本土的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等机构。
4.温州亟须敢于改革的金融人才,亟须高等专业的金融管理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够真正推动温州金融的发展。
-部分与会者观点
奥博投资总经理但肯:
要培养自己的金融人才
温州大部分人在玩左手进右手出的比较低端的金融模式,而在上海等金融发达的城市,他们制订游戏规则,放大杠杆提供相对高端的金融服务。两地差异的原因在于金融人才,引进外地人才不太现实,所以需要温州建立金融的圈子,资源共享,自己培养人才。
财富码头副总经理林强:
要忽视短期的利益
改变大环境很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觉得每个金融人要“忽视”短期的利益,避免一些“小摩擦”,聚集起来,有限或深度的合作,这样才可以快速增强自己的品牌与实力,提升公司的销售与服务能力,让“草根金融”成为为温州经济服务的重要力量。
一鼎投资总经理王娅菁:
需要保姆式的金融服务人才
金融要服务于企业,因此需要从企业的需求入手,现在部分比较有前景的企业,缺的是现金流,但从银行贷款很难,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企业需要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我们再根据它的需求,来设计相关的能切实解决问题的金融产品。所以我觉得我们不缺金融产品,而是缺乏保姆式的专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人才。
旭隆企业负责人徐晓:
要把控好风险
做金融的人,要时时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我们的工作是搭一个平台,把社会上闲散的资金归拢,然后让这些资金发挥用途,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把风险给把控好,包括平台的风险把控与投资者资金投向的风险把控。一句话总结,要做好金融,就是要把控好风险。
新易贷董事长金雷:
把最擅长的业务拿出来分享
金融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很多细分行业。除传统的金融业态之外,现在还诞生了各式各样的“草根金融”,我觉得大家应该实现资源共享,把自己最擅长的业务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然后一起提升服务能力。这样的话,把“草根金融”做好了,我们也会成为像纽约、上海一样的金融“高富帅”。
“十年期货网”负责人朱显东:
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这几年温州经历了金融风波,社会信用体系遭到了破坏,很多民间金融的业务比较难开展。所以当前的温州,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如果信用体系建立好了,温州的金融的未来,就是十分美好的。
商报记者黄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