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天总是科技巨头向开发者和世界释放最新战略方向的时节,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刚刚落幕,苹果WWDC又要拉开帷幕。从微软Build大会似乎透露出,微软的产品线与苹果正越来越类似。尽管两家一直是科技圈内知名的冤家对头,曾经的“Mac vs PC”广告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但是近几年,和老对手苹果一样,微软也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允许用户免费升级Windows 10的策略,同时开设了大量的零售店。但美国科技博客The Verge认为,围绕建立“围墙”还是打破“围墙”,纳德拉治下的微软和库克掌舵的苹果其实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的产品,不同的策略
过去几年,微软与苹果似乎正殊途同归。目前,微软拥有了自主的硬件业务,包括Lumia手机和Surface平板电脑产品。近期微软还宣布,将免费提供Windows 10操作系统升级。此外,微软也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零售网络。实际上,微软的首家旗舰店距离苹果标志性的第五大道零售店很近。然而,这只是表面。如果深入分析这两家公司,你会发现,苹果和微软的发展基于两种全然不同的战略。
对苹果来说,个人电脑的未来发展在于进一步的个性化。这也是苹果推出Apple Watch智能手表的基本理念:在智能设备和用户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而微软的思路并非如此。对于未来发展,微软希望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体验,而不是设备。这两种策略差异很大,但却并非水火不容。实际上,正是由于苹果和微软正在追寻完全不同的目标,两家公司才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合作。
过去30年,苹果和微软常常会发生面对面的直接竞争。无论是Surface平板电脑对抗iPad,Zune播放器挑战iPod,还是PC与Mac的经典对话,这两家美国科技巨头总是会瞄准同样的用户群体,试图满足同样的需求。
然而目前,情况正悄悄改变。微软已在事实上承认了iOS和Android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也更有可能看到,在同一台设备上苹果和微软如何各展绝艺吸引用户。
2015年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展示了一个典型的合作案例:在iPad上,微软展示了Outlook应用的Uber插件。通过该插件,用户可以直接在Outlook的日程表中预约叫车。
围墙:建立还是打破?
微软正在尽一切可能打破不同移动设备和平台之间的壁垒。在上周的Build大会上,微软展示了如何将Android和iOS应用移植到Windows平台。而在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带领下,微软制定了与“鲍尔默时代”不同的硬件战略,即更重视廉价设备而非高端旗舰产品。例如近期,微软在印度推出了售价只有500多元人民币的Lumia 430。微软的目标是推动该公司应用的普及,使应用可以被安装至尽可能多的设备。
苹果的策略与微软差别很大。用户目前可以通过Mac电脑去拨打电话并收发短信,但前提是必须拥有iPhone。如果使用Android手机或Windows系统,那么则无法享受这样的便利。苹果的服务可以在自家设备之间方便地实现同步,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很好地支持外部设备。
当苹果推出新软件和新服务时,这些软件和服务通常不会进入其他平台。因此,苹果的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了“封闭的花园”。凭借对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整合,以及给用户带来价值,苹果有能力维持这样的封闭花园。纳德拉领导下的微软正试图扭转这样的局面,而途径则是云计算和移动应用。
业务重心差异
尽管提供了硬件、软件和服务,但至少从财务角度来看,苹果仍是一家硬件公司。苹果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促进iPhone、iPad和Mac电脑的销售。在截至3月底的第二财季中,苹果的营收为580.10亿美元。其中硬件占绝大部分:来自iPhone的营收为402.82亿美元,来自iPad的营收为54.28亿美元,来自Mac的营收为56.15亿美元。相比之下,该季度苹果的服务营收仅为区区49.96亿美元。
尽管同样销售手机和平板电脑,但微软的营收构成完全不同于苹果。在同样截至3月底的第三财季中,微软的Surface营收为7.13亿美元,手机硬件营收为14亿美元。在217.29亿美元的总营收中,硬件销售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微软目前更重视云计算和移动应用。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纳德拉反复谈到了Azure和Office 365等云计算服务的进展,以及这些云计算服务如何驱动微软的转型。
苹果正在继续推进硬件销售,而微软的关注重点则是使云计算服务和移动应用的用户数最大化。对微软来说,免费提供Android和iOS版Office应用是一个关键决定。这给Windows平台的竞争对手带来了帮助,同时也意味着微软放弃了很大一块收入来源。不过,对此微软已有深思熟虑。从长期来看,微软希望推动Office的进一步普及。微软希望将Office发展成为平台,并在这一平台上提供诸如Uber等热门应用。
微软的“另类”平台
Facebook也在借助Messenger Platform追寻同样的目标。微软和Facebook都希望在设备和用户之间创造新的层次,提供独具价值的服务和体验。这样的模式并非没有先例。日本的Line和中国的微信已经证明,在整合消息、游戏、移动支付,乃至打车服务后,此类平台具备极大的潜力。苹果并未这样做,因为该公司的努力方向是让所有这些活动和交易都直接发生在iPhone、iPad和Mac的系统级平台上。
近期,“平台”一词被用在了许多场合,因此其意义正越来越模糊。不过,关于平台也有相对直观的定义。在科技圈中,平台代表了你拥有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具有某种吸引力,因此其他人会付费租赁其中的一部分。App Store和iPhone是苹果平台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分别的体现,已被当成了业内效仿的模范。微软目前并不试图颠覆这一切,而是渴望在此基础上打造自身的业务。为此,该公司付出了“租金”:向iPhone等设备的用户免费提供最具价值的软件。
在鲍尔默的领导下,微软的商业模式曾越来越接近苹果。而当纳德拉接手公司之后,微软已开始向谷歌(微博)靠拢。过去多年时间里,谷歌已在外部平台上开发出了一系列成功的免费服务。
消费类技术的未来发展在于移动领域,这一点没有太大争议。对苹果来说,移动技术意味着移动设备;而对微软而言,这意味着跨设备的移动体验。无论是在Android、iPhone,还是Windows平台上,基础性的操作系统只是微软云计算服务的载体。真实的计算设备对微软来说无关紧要,但对苹果则很重要。
这一战略差异决定了两家公司会专注于不同的创新领域:
苹果致力于开发出更轻薄、更优秀、速度更快的设备,而微软则更重视新的互动模式,例如现实增强设备HoloLens。
苹果提供的平台就在你手中,而微软的平台则位于云端。苹果已经获得了巨额利润,但微软的新模式还有待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