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经历了2012年的“起步之年”,2013年的“突破之年”和2014年的“深化之年”后,温州金融改革站在了三周年的节点上。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三周年来,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总体方案和省政府确定的十二项主要改革任务,温州金改探路闯关,彰显了温州金融改革在全国“先行先试”意义。中国首部地方金融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施行、温州成为全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城市、全国首个地级市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立、温州成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城市……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因金改诞生的“幸福股份”、“蓝海股份”,累计募集资金43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雄厚的温州民间资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投资大门。“幸福股份”、“蓝海股份”的畅销,证明群众对金融改革的参与热情相当高。改革为了人民,让人民享受改革的红利,改革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坚决支持和广泛参与,才能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声中,在瓯越大地赶超发展的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我们期待着温州金改再破藩篱,再开新篇,为振兴温州实体经济、赶超发展再创辉煌!
金改“12条”已初步完成11条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
温州做法
出台施行《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填补了地方金融监管的空白;组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并创新编制发布“温州指数”,缓解民间融资信息不对称,已建立采集数据的合作城市45个。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
温州做法
温州民营银行成功组建,并筹划建立温州保险总公司、证券总公司;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鼓励和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从金改前的26家发展到如今的45家;建立39家农村资金互助会;创设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票据服务公司、商业保理等地方新型金融组织;发起并开业社区支行或有人值守自助银行57家。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
温州做法
目前设立了3支政府引导基金,撬动资本52亿元,由森马集团作为基金主要发起人成立温州首支国家级政府引导基金——“华盖基金”;拟设规模为10亿元的文创基金,投资文化创意产业;首创12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组织39亿元资金投向1020个项目;组建了温州股权投资行业协会。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温州做法
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由于国家政策原因,尚未取得突破。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温州做法
完成温州银行和8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共吸收民资75亿元;引导商业银行下沉服务重点,设立31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支行。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温州做法
引导银行创新还款方式、金融服务产品,增加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实现村级以上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率全省之先推行授信总额主办行机制,落实“358”授信要求,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温州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网上线;设立信保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力争2015年挂牌营运。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
温州做法
前两年,全市共新增股份制公司364家,推动企业上市及在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平台挂牌;参股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建立温州股权营运中心、温州文化金融交易中心、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
温州做法
首创债券“地方发、地方用、地方还”的蓝海股份模式,成功发行幸福股份、蓝海股份;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地级市保障房私募债;发行全国首批小贷公司定向债、优先股,小贷公司定向债累计备案5.5亿元、发行5000万元,3家小贷公司优先股备案发行2.4亿元;发行企业定向债,11家企业完成定向债券发行1.77亿元。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
温州做法
推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借款人意外保险等多种新业务以及试点火灾公众责任险等责任险种;推动全国首家农业财险互助社落户在瑞安市马屿;加大保险资金运用,在养老保险、三农保险、信用保险、巨灾保险和政保合作等方面积极作为;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科技企业保证保险贷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温州做法
成立全国首个地级市征信分中心,并率全省之先成立市级信用协会;加快第三方征信机构建设步伐,完善信用服务市场,实现政府、人行和民间三方信用信息的交互共享;密集出台一系列信用管理办法,并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温州做法
成立地方金融管理局,与金融法庭、金融犯罪侦查支(大)队、金融仲裁院,初步形成地方金融监管框架;出台《温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申领行政执法证(代码“71”),成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监管执法类别;引入第三方机构,定期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创设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系统,对9类2200多家民间金融组织开展监管。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温州做法
打击“逃废债”和非法集资行为,共查处涉嫌银行债权经济犯罪案件近150起,抓获逃废债逃犯近200人,查处涉嫌非法集资新发案件69起;成立温州市处置办,加快企业金融风险处置;探索司法创新实践,加大财税保障支持力度,有效化解“两链”问题;加快不良贷款化解。
金改给温州经济带来了什么
助推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2014年温州28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前移的有17项,总量占比在全省提高的有10项,经济面逐步向好。
民间融资
走向阳光化
民间金融得到规范,推动民间借贷由熟人借贷向市场借贷转变,促进了民间借贷资金和民间利率的阳光化。
资本市场
“温州板块”壮大
已初步形成12家A股上市公司、1家境外上市公司、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0多家区域股权交易平台挂牌企业的“温州板块”。
银行信贷结构
不断优化
2013年、2014年携手省级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双十条”措施,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中长期贷款比重提升至26.38%,为近十年最高,企业“短贷长用”顽疾得到缓解。
金融风险
“高烧”渐退
已累计处置了818亿元不良贷款,目前温州地区的不良贷款处置已处于可控、显性的状态,与2011年民间借贷风波高峰期相比,局面趋向稳定,人心趋稳。
地方金融体系
逐步完善
已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深化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比较完善的地方金融管理体系,为温州经济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品金改
如果想正确地看待温州的金融改革,还是要从改革设计的出发点及给它指定的任务,改革主要是想干什么,要干的几件事实现了没有、有没有进步,要从这个角度来看。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备受瞩目,要继续发扬先行先试的精神,种好“试验田”、探索新路子,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
既要加大工作力度又要加快改革进度,既要有实招又要有实效;既要大胆突破、超前探索,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等重点领域尝试更多创新性金融产品、机构、服务和平台,又要守住底线、防范风险,确保经济金融平稳健康运行;既要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又要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敢闯敢试,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改革。 ——省委书记夏宝龙
温州金融改革是一项开创性的改革,必须在摸索中前行。因此,胆子要再大一些、力度要再大一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耕好金改试验田,真正承担起“探路者”责任。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
要把深化金融综合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龙头”,坚定改革决心,明确根本任务,在顶层设计上积极争取、在底层创新上敢于作为,努力先行先试、取得突破,真正使温州继续引领全国改革之先,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兵。”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