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经历过上一轮大牛市的老基民,对下面两种行为肯定会有似曾相似的感觉。第一种,由于盲目轻信某些专家预测,担心市场再次发生下跌,手中所持 基金净值 面临再度严重缩水,将已解套甚至刚刚产生微利的基金一批又一批卖出,并且期待在低位再度买回来。然而,涨多跌少甚至逼空式上扬是牛市的主要特征,如此固执地等待,结果自然只能是踏空一大段牛市 行情 。
第二种,单纯根据市场内外出现的利空消息将手中持有的基金频繁卖出。然而,基民所接收的信息既有官方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的正式消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流传于投资者间的“马路新闻”。要明白投资者对同一消息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有时还会截然相反,更有甚者一些投资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曲解消息,以达到误导他人的目的。所以,投资者根据消息而产生的预期同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因而结果自然难尽如人意,甚至还可能事与愿违。
证券投资原本就属于一种充满各种强力刺激和压力的活动,证券市场是一个惊喜、无奈、恐惧常常交替出现并且变化无常的场所。因而,如果基民在投基过程中不能有效克服情绪化买卖行为,就算大牛市到来,也难以丰产丰收。那么,怎样才能防控情绪化买卖基金呢?
首先,要根据影响趋势的最主要因素决定买卖时机。众所周知,决定市场趋势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的因素很多,既有实体经济状况以及未来的变化、直接影响资金供求关系的货币调控政策、各种突发事件,也包括市场整体的投资盈亏状态,甚至还包括某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决定性因素,也有从属因素。事实一再表明,政策基本面才是决定市场中长期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因而,专家观点、周围人的做法等都只能作为辅助研判手段,真正决策依据只能是实体经济运行状况、经济调控政策是否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查阅市场于此相同相似情况下的表现,以印证自己的判断。
其次,要明白证券市场的基本形态只有上涨、下跌和横盘震荡三种,投资活动基本行为无非就是买入、卖出以及观望。因而,当预期市场将出现某一种趋势而采取其中一种操作行为之前,就可以确定与之相反的应变操作预案。如果准备实施一项卖出操作,那么就必须要求自己同时设定好一旦被事实证明这项操作失败,将在市场处于什么状态下对哪个品种进行回补。反之也然。此外,当遇到对未来政策预期不明朗,市场表现出上下两难的窄幅震荡状态时,还必须明白,在这种状态下,放弃买卖,等待观望,才是明智之举。
最后,应借助“错时法”来抵御情绪化行为。人类的心理本性具有极强时间敏感性,在理性与感性斗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性与理性间往往会呈现此消彼长变化。纵观基民们的错误,大多数是出现在一时冲动情形下。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事情刚发生时,会夸大导致事情发生的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造成思维偏见与决策失误。同时还需认识到,股票基金作为中长期投资品种,只有当确认市场趋势发生逆转时才真正需要进行买卖操作。一个牛熊周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因此,根本不必计较短期内的涨跌,而应规定自己每一次投基计划必须至少在隔一天甚至一周后才可付诸实施,如果在此之前很快就有其他想法,或自己的判断未得到市场认同,则应暂停执行,同时反复检查当初的计划本身是否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