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是杨梅上市的旺季,我市各地对本地上市杨梅的吆喝也是此起彼伏。此前有瑞安的高楼杨梅节,本月19日,文成县则要举办浙江“六月杨梅红”采摘黄金周活动暨文成杨梅节开幕式。而在本周五,永嘉县紧接着要举办第三届永嘉杨梅节暨杨梅擂台赛。
各地似乎都在施展浑身解数,叫卖本地杨梅。但在今年,还有一种更时髦的叫卖方式,就是通过电商上网卖杨梅。“美梅”一上网,不仅受到不少年轻“淘宝控”的青睐,还让许多地处偏僻山乡的梅农,发现一片更为广阔的营销“新大陆”。
各地“美梅”傍上电商
今年高楼杨梅节期间,瑞安市高楼镇政府打出系列网络营销牌。目前,刚上线的第一批高楼杨梅,已热销了30多份。
初夏一到,杨梅便开始冒头,从瓯海大道龙腾路互通口下来,清一色蓝色帐篷摊位,如一字长蛇阵在道路两边摆开,果农、商贩站帐篷前等待着来往的顾客
高楼镇杨梅种植面积达23331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0000多亩,预计总产值突破1亿元。这么多杨梅上市后,能否及时销售让农民赚到钱?高楼镇政府与浙江厚地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双方共同打造一个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承诺高楼精品东魁杨梅上市后,将在24小时内送至江浙沪区域客户手中。
记者体验了一下高楼精品东魁杨梅的网上订购过程:打开淘宝网,搜索“高楼农产品特卖场”,进入店铺后,即可下单预订,全程不超两分钟,十分方便。
通过网络卖杨梅的,在我市并不止高楼镇,泰顺县点点红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场的种植户梁碎海,今年的心情就和往年大为不同。去年,他辛苦培育了3万多斤的东魁杨梅,却遭遇了上市时间短,不宜保存、销路有限等问题,最后大多只能贱卖。但今年他通过市委农办(农业局)牵线搭桥,登录温州绿色食尚网,就可以预定梁碎海种植的东魁杨梅,等到杨梅成熟,就会通过顺丰快递送到订购者手中。
市农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说,从温州市区去梁碎海的种植场,开车要花上2.5个小时,而现在通过网络,这种现实的距离感被压缩了。市民动动鼠标,就可以安坐在家里,等着高山杨梅送上门。位于龙湾区的温州康隆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高弟说:“我们都是利用淘宝网、百度和其他的商务平台操作,想办法把温州的杨梅推广到全国各地。”
水果触网“看起来很美”
随着快递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生鲜货品搭接电商快车迅速到达消费者手里,成了每个生鲜农业商家追求的目标。但传统农业的生鲜水果遇到电商,是否就是唾手可得的红利?
有农业专家认为,在电商洪流几乎冲击一切商品领域的今天,像杨梅这样的时令生鲜果品触网,在目前看来还只是“看上去很美”,其中还有几道绕不开的“坎”:其一是这些时令水果难以保存,运输耗损大,生鲜电商的运营难度远高于服装或化妆品类,而且对及时收货要求高;其二是用户需求的配送量少,单价较低,如果客户订单量少,扣除产品成本、物流成本和流通损耗后,基本没利润;其三是物流费用成本居高不下。生鲜电商须拥有优质的冷链物流系统,但此举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薄利的农业企业难以承受;其四是受制于季节性影响,非标准化的中高端生鲜缺货时有发生,难以形成规模流通。
温州中绿绿色农产品推广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林云就深有感触,今年是她首次负责推广文成高山杨梅,通过在淘宝的网点接受现售和预售。“我们遇到的最大、也是唯一的问题就是运输。”她说,为了保证在最短时间运输来维持杨梅的新鲜,都是采取前一天确定网上订购多少,第二天凌晨采摘然后马上放入装有冰袋的泡沫包装盒运送,但是这样的包装增加了很多成本。“订购者可以选择自己来提货,这样3斤杨梅只卖58元,而采用包邮的3斤杨梅就需要98元,40元都是运输成本。”她说,毕竟是第一次做,有时只能亏本经营,“赢得客户源,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她说。
记者手记>>>
实现农户与客户对接
通过电商卖杨梅,农户最直观的感受是打破了地域限制。
但不论是杨梅种植大户还是散户,销路打开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利润和收入的问题。目前我市多数杨梅种植户是通过专业合作社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或者通过一些专业的推广和营销机构才能找到平台。这些中间环节,无疑提升了杨梅的营销成本。
那么,是否可以打通梅农和客户之间的网络联系通道,让一颗颗杨梅以它最原始的价格到达客户手中?在这里,梅农有自己的强烈意愿,但是,对新兴电子商务并不精通的梅农,显然还需要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目前,我市农业部门已经启动一些帮助农户进入电商的指引性工作,但对刚触网的农户来说,这些举措还远远不足,期待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更加实质性的帮扶手段,让农户尽快赶上电商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