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5月31日电(记者冯璐、廖婷婷)几百元的儿童玩具、上千元一件的童装、近万元的海洋公园一日游、过万元的豪华游轮之旅……六一节前,很多家长也开始忙着为家中的孩子选购节日礼品,但一些家长互相攀比的昂贵消费让“儿童节”几乎异化成“拼爹”“炫富”的“购物嘉年华”,让儿童节失掉了原本的文化内涵。
儿童节成了“购物嘉年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为人父母的你打算送什么礼物给你家宝贝呢?玩具、零食还是零花钱?如果觉得这些礼物都不够酷,那就送小家伙一次邮轮之旅吧。”这是国内一家知名旅游网站推出的豪华游轮项目广告,据介绍,邮轮是一艘排水量超过8万吨的大型豪华邮轮,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场和适合家庭乘客的娱乐项目,项目总费用则要过万。
“豪华游轮”上的儿童节可谓奢侈,而原本很纯真的儿童节,已然成为商家们争抢的市场“蛋糕”。在各大商场,六一商战的硝烟更是早早燃起,无论走进哪家商场,都随处可见“迎六一”、“庆六一”的条幅和海报以及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其中不少儿童用品价格高的令人咋舌。
为了给6岁的儿子过节,广州市民刘先生专门列了一张预算清单:一套玩具800元,一顿美餐300元,一套写真1200元,外加去珠海今年新开的长隆海洋公园,三个人的门票差不多1000元,住宿一晚上要2200。一个六一节,要花去上近6000块,刘先生说,一年就一个六一,孩子早就说了想去那里玩,也就答应了。
给孩子买昂贵的新衣服作为儿童节礼物,也成了一些“潮妈”们的首选。深圳毕女士的女儿两岁了,最近她正忙活着从海外代购一件名牌衣服给女儿过六一,“几千块对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但毕竟是要过节了,孩子总不能比别人落后啊。”
跟风、攀比心态推升儿童消费“节节高”
儿童节设立的初衷,在于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但一边是商家大做文章,另一边家长也在盲目跟风,儿童节逐渐偏离了其本来的基本内涵。
“儿童节有消费的重复性,其商机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某童装销售店店长陆燕说,现在1个孩子身后有3个家庭,1个孩子背后至少是3个家庭的消费力,爸爸妈妈买东西,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及父母的朋友也会在这个时候给孩子礼物,这个消费力甚至比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还要大,商家肯定会推出系列促销活动。
“儿童经济”被商家看好无可厚非,但在商品化浪潮的裹挟之下,节日异化为市场噱头,使得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真诚氛围大大减少,逐渐成为浮躁而又空洞的形式,不得不令人警惕。
父母对孩子的有求必应,拉动也在中国“儿童经济”高速“奔跑”。深圳一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钟老师说,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非常舍得,他们既不想让自己的小孩比其他孩子差,又希望自己的小孩与别人区别开来,甚至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家长看到别人带着孩子买这买那,也只好硬着头皮跟风。
“家长的补偿心理是造成儿童消费市场高消费态势的主因。家长平常工作忙顾不上孩子,只好通过买好东西‘补偿’对孩子的欠缺。”钟老师认为,也有不少家长都觉得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别人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家长的这种盲目攀比心理也是让儿童消费“节节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身心健康成长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儿童节一年一次,孩子期待,父母也想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那么,什么样的儿童节礼物才能真正沉淀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而不是肤浅单一的“土豪刷卡式”过节?
幼儿教师陈露表示,家长应消除并教育孩子克服盲目攀比、炫耀等消费心理。盲目攀比、炫耀的消费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也会使孩子未来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因此,为孩子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应视家庭条件和实际需要理性选择,让孩子从小养成崇尚节俭,理性、适度消费的良好习惯。
此外,专家认为,孩子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形成时期,有些家长不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对品牌的盲目追求和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不利于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应更多地从心灵成长等方面引导孩子,一个有意义的节日远比物质上的奖励更让孩子难忘。
“家长应开动脑筋拓宽过节方式,比如可以领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增加科普知识;或者组织一些诗歌朗诵及主题演讲等活动;或带孩子体验野外生活,开阔视野。”有关专家建议,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准备买礼物的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儿童或者买礼物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思想等,这些方式都远远比单纯买礼物更能让孩子知道过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