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存了1万元的保单,今年想取款却只剩3000元;说好三年保险到期,存的保险金可以赚到10%,却连4%都不到……近日,记者接到不少关于理财型保险的投诉,大多数投诉者在购买理财型保险时,被业务员“忽悠”没有弄清产品存在的风险,最终导致利益受损。为此,记者走访南宁各大保险公司,收集了理财型保险的各种购买要诀,帮市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忽悠一:
在银行买保险,就是一种存款
家住南宁江南区的马女士前年在家附近的某银行存款时,被一位保险业务员说服,购买了该公司的一款分红型理财保险。“我看是银行出售的产品,应该不会有问题。”马女士说,当时她以为购买这种产品和存款差不多,可以随时取款,年底还能得到比定期存款更多的利息。谁知,等到马女士需要用钱去取款时,却被告知产品不到期,临时取款就会损失一大笔本金。“和存款根本不是一回事。”马女士说。
解密:银行只是代卖机构
“事实上,银行只是代卖保险,出售产品的业务员还是保险公司的人。”一位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现在,部分银行还是获准代售保险理财产品,但并不代表该产品就是银行发售的。产品本身和银行并没有太大关系,银行作为第三方,只是为客户和保险公司之间提供一个平台。建议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看清楚业务员的名片身份,并认清产品单头的机构名称,再进行购买。同时,客户应该认清一点,与银行存款不同,保险产品一旦购买,就有一定的期限,在约定的保期内退保取款,造成的损失由客户承担。
忽悠二:
理财产品没风险,年底还有高分红
“当时买产品的时候,业务员说一定能拿到3万元的利润,结果只有5000元。”市民陈先生2008年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种分红型保险,购买时,业务员称每年存款10万元,3年到期后能拿到3万元左右的红利。等到今年产品到期,他才得知,3年30万元的红利只有不到5000元。“比银行定期利息还低,我完全是被骗了。”
解密:去年分红均不足4%
有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国家保监局去年对各保险公司的统计,70%以上的分红险年利率不足4%。“分红险的年化利率包括预定利率和分红利率两个部分。”记者咨询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财师时,他们表示,分红险年化利率中的预定利率部分一般都不会高于2.5%,而分红利率则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这部分利率具有不稳定性,无法明确估算。
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存在风险和不稳定性,如果业务员推销产品时,使用“肯定获高利”和“绝对没有任何风险意外”的字眼,则说明他在忽悠人。建议市民在购买产品时,仔细阅读保单合同,不要轻信对方口头承诺。
忽悠三:
一旦付钱,就不能反悔
“业务员说,即便马上反悔退保,也会损失一大笔钱。”55岁的刘女士在保险业务员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回家后发现并不划算,想立即退保。业务员却告知,她的保单已经生效,现在反悔与在保单期间中途反悔一样,都要损失本金。刘女士只好咬牙坚持,硬将保单继续下去。
解密:10个自然日可退保
“事实上,投保也有犹豫期,10天之内退保没有损失。”某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一般说来,保险合同里都会注明投保犹豫期的时间,只是有的业务员担心到手的业务又吹掉,所以故意隐瞒。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在保单合同中玩文字游戏,将“10天内退保”写成了“10天内调整”。投保时,客户一定要问清反悔时间,看清保单合同。
一般说来,投保的犹豫期为10个自然日,在此期间内,客户有权利反悔退保。同时,部分保险公司也推出了“回访”业务。公司核保人员会给客户拨打电话,此时,客户还有机会询问保险的详细情况,在接到回访电话的7—10天里,也可以选择无损失退保。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中国经济网。新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