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终于在春节期间递交了自己赴美上市的IPO申请,也因此成为2014年首个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按照其招股书计算,如果成功,其最高融资15亿美元的融资规模,将创下又一项纪录。
为何选择此时上市
从招股书显示的数字来看,京东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商“大鳄”。截至2013年9月30日,京东一共有3580万活跃用户,快递员数量达到1.8万人,在460个城市有1453个快递站,订单总量达到2.117亿,同时在34个城市设立了仓储中心。另外,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京东商城商品品类数量达到2570万。
然而,这条“大鳄”仍需要向前游动的动力。钱,依然是京东选择此时上市的第一理由,尽管去年12月它曾信心满满地预计,其全年销售额将突破1000亿元。
京东的资金压力一直存在。公开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京东共融资22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145亿元,目前已经花掉一大半。而招股书中显示的盈利6000万元,也并非来自其营业利润。财报显示,2013年前3季度,京东营业亏损3.16亿元,填补这一缺口的是利息收入和财政补贴。京东利息的净收入为2.15亿元,而来自财政补贴等其他方面的收入为1.64亿元。
有专家表示,京东的利润也来自于其2013年对支出的有意控制。财报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京东的费用率从8.32%提升到13.13%;而2013年前3季度,京东的费用率已缩减至10.4%。费用缩减特别体现在物流配送和市场费用两个投入比重较大的环节,拿市场费用投入来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京东在该项业务的增长率分别为3.65倍、1.25倍、1.29倍;而2013年前3季度,该投入增长率仅为18%,远低于京东70%的收入增长率。
眼下,京东继续缩减费用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此外还有技术上的不断投入。目前,京东技术费用率仅为1.4%,而亚马逊为10.1%,连转型中的苏宁也有3.4%。因此,它必须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
前路并非一帆风顺
不久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在未来6个月将暂停包括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4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成员所为在美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但此政策尚未正式生效,而京东的审计方是总部位于上海的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京东等中国公司抢在政策生效前成功上市,将有可能面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裁决风险。
京东在获得投资者信心方面亦存在“短板”。招股说明书显示,京东85%的收入来自毛利率和重复购买率“双低”的家电和数码产品,同时70%以上的收入来自自营业务,而这本身与承诺的向百货和第三方服务的开放平台模式转型还相去甚远。数据显示,2013年前3季度,京东对佣金比例已从2011年的0.81%提升至2.32%。而对比国内竞争对手天猫5%的佣金比例,京东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此外,由于其对利润率的追求,京东应付账款天数不断延长。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前3季度,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依次为35.3天、42.1天和43.1天。而京东的库存周转对应依次为34.6天、35.7天和34.2天。这说明,京东刻意延长了应付账款的账期,虽然其因市场份额提升获得了更多话语权,但也必然将影响其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
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就此还表示,京东对上市投行给了比较保守的估值。此前赴美上市的电商企业唯品会市值55亿美元,而京东销售额为唯品会的8倍左右,合理估值应在400亿美元左右,但目前以上市公司通常比例公开发行股数占比计算,京东IPO市值仅为75亿美元。这正是为了给予投资者信心,并在未来保持长期增长趋势。
链接
阿里巴巴否认将在港“借壳上市”
除京东外,另一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再上市之路”也在近日再次成为话题。阿里巴巴上月下旬联合云锋基金,突然入主港股中信21世纪,市场憧憬阿里巴巴有可能通过借壳在港上市,但阿里财务副总裁任秉正日前首次回应称,集团无意借壳上市。他补充说,由于交易未完成,现时无计划向中信21注入任何资产。
尽管阿里巴巴的上市时间表和上市地点仍未确定,但并不妨碍投资者对其的“热捧”,美国多家投行已对其市值进行预测,彭博综合多份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平均估值已高达1530亿美元,高于腾讯市值,如果能够实现,阿里巴巴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来自阿里巴巴大股东雅虎的财报显示,去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集团的营收为17.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8亿美元,从净利润来看,已连续四个季度超过腾讯。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却低于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71%和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