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中预防黑天鹅事件 |
温州财经网
2014-12-20 13:05
|
|
稿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编辑:温州财经网 |
|
|
|
关键词:中 黑天鹅 重组
|
|
本周的市场焦点除了大红大紫的券商股以外,就是几起黑天鹅事件:成飞集成重组告吹、港股比亚迪狂跌近三成,都给牛市中憧憬财富梦想的投资者敲响警钟:赚钱时刻不能忘记提防风险,特别要提防黑天鹅事件带来的巨大杀伤力。
历史上几起著名黑天鹅事件均发生在一些主营业绩一般、市场预期集中在重组上的个股。由于多数投资者把赌注压在重组成败上,一旦重组出现丝毫的落差,更不要说是重组失败,只要低于预期就会出现股价大幅下跌。同时,由于主营业务完全没有估值支撑,一旦重组预期消失,股价的回归之路将非常漫长。
食品生产以及农产品生产的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黑天鹅,这与他们的行业属性相关。食品行业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而国内食品安全的现状决定了产业链上各环节出问题的概率较高,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业就会遭到打击。几家出事的食品巨头并不是自身经营管理上出了大问题,而是某个很小的产业环节(比如供应链)上出现了致命问题。而农产品行业本身就容易受到天灾影响,再加上某些行业和公司管理上存在较大漏洞,就容易出现常识上难以判断的大问题。
问题公司要少碰,他们容易变成黑天鹅。比如最近两个交易所集中披露了一批信批违规公司,有些公司因此在新的退市制度下戴上了退市的帽子,一夜之间股价雪崩,其中不乏一些有名气的上市公司。不过,这些公司的信批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围绕这些公司的负面新闻不断,这些问题公司总是出现在一些和主营无关的新闻中,不断因为一些负面信息发公告,这样的公司就要小心了。对于投资者来说,除非非常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运行和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充分把握,投资者还是不要立于危墙之下。
融资量巨大的股票,容易出现黑天鹅。从上面对于黑天鹅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黑天鹅的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其自身的抛售压力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个压力有些来自于累计的盈利筹码,有些来自于被动的止损行为,比如现在越来越普遍的融资爆仓问题。由于这些融资客的股票资金并非自有资金,无法承受短期暴跌,就会不断采用极端的办法出货,也就是在跌停板抛售,对市场造成新恐慌。而那些没有融资盘压力的个股,就算出现黑天鹅,短期的损失就没有那么惨烈。目前有些个股的融资盘已经超过流通市值的15%以上,这就非常危险了。
黑天鹅事件不一定都是坏事,有时候反而是一次非常好的建仓良机。比如三聚氰胺事件期间的伊利、光明乳液和蒙牛,去年黄金暴跌期间的老凤祥,短期暴跌成为了机构的买入良机,基本上那个低点就是长线的低点,后来的股价不仅收复了失地,还创出历史新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