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温州口岸食品进口总计4957吨,货值1863万美元,同比升别增长16.3%和35.7%;食品出口25857吨,货值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9.6%和93.6%,各项数据均为历史高点。从产品质量看,出口食品质量较为稳定,上半年仅有两起国外通报案例,同比下降了60%,为三年来的低位。不过,进口食品质量依然不容乐观,上半年共有4批进口食品判定为最终不合格,做出退运处置。
海鲜是温州市民的心头好,也是我市出口食品的第一大产业。统计数据显示,在出口食品中水产品以88%(金额计)稳居温州地区出口食品第一大产业,其128%的增幅也成为了推动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增量主要来自瑞安、苍南两地的水产加工企业。蔬菜制品、海藻制品、粮食制品等传统行业出口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在进口食品中,葡萄酒仍处于冠军地位。不过,平均单价略有下降,该类产品所占比重达到了89%(金额计),其46.3%(金额计)的增幅也确保了进口量的增长,预计其增长还将保持一段时间。
此外,今年啤酒类进口异军突起,以794%(金额计)的涨幅超过了乳制品、水产品、植物油等,居进口量第二位,肉类进口也实现了连续数年零的突破,预计未来进口葡萄酒一枝独秀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今年上半年食品进出口均大幅上涨,是市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效果的逐渐凸显。”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处处长吴海分析认为,去年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消费品集散基地的规划,推出了多项配套政策,并加强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举措的效果正逐渐得以显现,特别是随着温州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和状元岙对外开放项目的进展,温州食品进出口有望步入大发展的轨道。加上今年以来,该局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外贸发展,不断优化通关环境,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特别是上半年推出的食品检测费减免政策和保税物流集中查验模式,大幅降低了贸易成本,吸引了进口商从温州口岸入境。
另外,在这几年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下,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龙头企业作用明显。从统计数据看,温州地区进口食品前三位的进口商所占比重达到了40%以上,前三位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则超过了60%,这些龙头企业直接带动了行业发展。
相关链接
据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昨天透露,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进口食品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
细则的实施是为保证进口食品安全,落实进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收集、核对、上报与进口食品有关的进口食品安全信息,建立不良记录资料库,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食品企业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食品实施控制措施。
不良记录信息主要有三种:一是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信息;二是国内其他政府部门通报的,以及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三是国际组织、境外政府机构、境外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
细则制定了对各级别不良记录所涉及企业和产品的处置措施原则,要求对汇总的不良记录进行研判,根据研判结论发布风险预警通告,并公布对不良记录进口食品企业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细则同时制定了解除风险预警的要求、程序。有利于提高管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