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括苍山的支脉,坐落着一个个大山中的小山村——永嘉县巽宅镇小溪村、界坑村、应坑村等。在这块山高林密,绿水环绕的土地上,出于生计,年富力强的父母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留下了一大批孩子。他们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2014年5月24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永嘉县供电公司的“爱心妈妈”们带领28名留守儿童到温州科技馆参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高科技产品的神奇,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技术的浓浓兴趣......
延续八年的爱
从2007年起,为让留守儿童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永嘉县供电公司的女职工与留守儿童们结对建立起了关爱的桥梁。八年来,她们以慈母般的情感,温暖了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灵;以甘露般的温馨,滋润了一株株枯萎的“禾苗”;她们以无私的爱心,被孩子们称为“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们把结对孩子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为他们送饭、洗衣、辅导作业、买书、陪他们游戏,本该由亲生母亲做的事情,“爱心妈妈”们几乎都做。
八年来,“爱心妈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每当结识新的留守孩子后,她们迅速组织走访活动,深入到孩子的家和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爱心妈妈”对于她们,也许仅仅是个称谓,对于孩子,却意味着希望。她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饱含热情,倾注爱心,处处闪耀着可亲可敬的母性光辉。她们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用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有了妈妈的孩子不再孤单
今年读五年级的周艳艳将亲手绘制改了又改的画像,送到了“爱心妈妈”的手上。周艳艳出生在单亲家庭,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永嘉县供电公司的女职工邵若珍知道情况后,便主动和她结对,当起了代理妈妈,经常辅导她的学业,关心她的生活。看到艳艳一天天开朗起来,邵若珍特别开心:“这个学期艳艳入选了学校的乒乓球队,是队里的主力,打得非常好,而且跟同学的关系也处得很好,我真为她高兴。”
谈起三年前第一次与孩子结对时的情景,邵若珍说:“我刚见到艳艳时,她很内向,不像别的孩子整天充满欢笑。他的父亲出去打工已经多年未回,她一直和爷爷一起生活,家庭挺困难,也许正因为此,艳艳比同年的孩子更加懂事。‘爱心妈妈’送给她的书籍,至今都保管整理得整整齐齐,自己看过后,还分享给班上的同学,办起了小小‘书屋’”。
“以前在电视上,我一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生活在一起,我就很难过。现在,有了‘邵妈妈’的照顾,我不再觉得孤单,有什么话我都跟‘邵妈妈’说。有了邵妈妈的辅导,我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再也不怕做功课了”艳艳开心地说道。
成长的路上有你相伴
今年上初三的陈建豪的眼里,闪着坚毅的眼神。很小的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妈妈远走他乡。7岁开始,陈建豪就独立一人生活,洗衣、做饭、读书,养鸡、卖鸡是他为自己找零花钱的一种方式。代理妈妈全海娥与陈建豪结对是在学校里组织的一次爬山活动上。已经是六月底,永嘉的天气很是炎热,小建豪穿着一件长袖外套,满头大汗也不肯脱下。“我看着孩子实在热,上去把他的外套一把脱掉,这才看见,里面的衬衫只有一条袖子”,全海娥说当时她眼泪都快忍不住。和全妈妈渐渐熟悉后,陈建豪偷偷地告诉全海娥:“平时根本不敢笑,一口牙齿全是坏的,黑黑的没法看”。
几乎每个星期,陈建豪都要和全妈妈写信,在他的眼里,全妈妈不仅是妈妈,还是他的知心朋友。小学毕业上初中,离家的路程很远,全海娥为陈建豪买了台自行车。陈建豪每天天蒙蒙亮步行半小时出发下山到曾经就读的小学里,骑着存放在那的自行车辗转去初中上学。自行车寄存在小学里他从不担心丢了,因为小学里的学生们都知道这是全阿姨送给陈建豪的爱心牌自行车。
“很幸运,成长的路上有全妈妈的陪伴,资助我的生活、给我关爱的祝福”陈建豪说。谈起自己的生活,陈建豪坦言,苦日子都过去了,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
像这样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孩子们一谈起他们的“爱心妈妈”,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八年来,“电力爱心妈妈”为孩子们擦干泪水、忘掉沉默、抛弃孤独,让他们能感受到亲人的爱、享受“家”的温暖。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永嘉县供电公司“爱心妈妈”们伸出的温暖双手,献出的无私关怀,用她们的无限爱心,用她们的全身心血,让这片留守花朵美丽绽放。(通讯员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