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过程画上句点,4月起将进入数据审核、核查、验收、汇总阶段。在历时三个月的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阶段中,全国约300万名基层经济普查员贡献出了最大的力量。3月26至28日,记者赴四川跟随普查员们一同走进被调查单位,感受最基层人员的“经普”故事。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查2013年这一年的经济活动的资料和信息,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资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老普查员”眼中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新特点
四川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业务组长梁武,是经历过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老普查员”。提到此次经济普查的新特点,梁武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此次普查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化特征非常明显,使得工作更快捷、效率更高。
梁武在个体商户进行入户登记工作
“信息化特征主要体现四个点上:一是绘制电子地图,通过手持电子终端即PDA数据采集器,进行自动定位,比以往手动绘制更加准确和便捷;二是使用联网直报平台,符合要求的企业,由财务人员在企业用客户终端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三是使用PDA采集非联网直报单位和企业,用PDA现场采集、审核、定位以及传输;四是等所有普查工作结束后,用前期绘制的电子地图,再把普查成果用电子地图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出来。”梁武说。
梁武强调,信息化的普查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监管功能非常严格。“对每一个普查人员是否入户,什么时间入户,以及数据修改的痕迹都能够体现出来,有利于保证统计的质量。”梁武说。
“准妈妈普查员”带着宝宝一起普查
李霞,一位预产期就在4月10日的“准妈妈”。在了解到经济普查是“五年进行一次的国家大事”之后,李霞主动申请加入普查队伍,身为燎原社区居委会委员的她同时要做好社区的日常工作。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李霞一直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态度,尽职尽责没有怨言。
李霞在企业进行入户登记工作
普查对象不配合是每个普查员最头疼的事情,“其实苦点不算什么;别人不理解,才让人心寒。”李霞说:“现在仍有部分企业,不愿配合普查人员提供材料,甚至还粗鲁的对待普查人员。”对不情愿配合的普查对象,她通常用拉家常的方式,从普查对象的家庭琐事入手,用准妈妈的爱心以情感人,取得普查对象的认可,从而及时配合完成登记。
家人的支持也是李霞“经普”工作的坚强后盾,“经济普查是国家大事,带着宝宝一起做国家大事我很有成就感。”李霞言语中满是自豪感与幸福感。
不畏艰辛、坚守在一线的“灾区普查员”
卿立松,彭州市龙门山镇统计站站长,也是2006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乡村建设的广大“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乡镇的统计工作事务繁杂,人员少且素质不高,而此次统计工作要求对电脑、电子设备灵活运用,因此大量的工作落到卿立松一人身上。同时,他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其余6名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反复进行培训,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高效运转。
卿立松带伤坚持统计工作
彭州市龙门山镇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镇域内道路崎岖,普查对象相隔较远,有的单位甚至深入山林,这些都给经济普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一次普查工作中,因雨天路面湿滑,卿立松不幸遭遇车祸,头部受伤。由于担心影响工作进度,卿立松并未休息,始终坚守在经济普查的第一线。
“做了泥鳅就不怕泥糊脸”卿立松告诉记者,这是当地的一句俗语,形容他再贴切不过。卿立松并不害怕这份工作有多艰辛,他一心只想为国家统计事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就是这样一个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卿立松,他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同事,也赢得了普查对象的尊重,他带领大家一同保证了入户登记工作的有效完成。
马建堂:感谢基层普查员的艰辛付出
去年年底,统计入户工作开展之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国家每次大型的调查和普查,都要靠成千上万的普查员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地付出。“我们真的是应该感谢基层普查人员,感谢他们的艰辛,感谢他们的付出,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能保证我们第三次经济普查顺利完成,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马建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