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满天飞,无法兑现的钱“去哪儿了”?———这是参与近来风靡一时的微信抢红包活动用户的共同疑惑。记者调查发现,要兑现红包必须绑定银行卡,如果没有绑定银行卡,这笔钱便长期沉淀在微信红包中了。专家指出,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既要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又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呼吁尽快改进和完善用户体验,让我的红包“我做主”。
无法兑现的钱“去哪儿”了
“往年发利市,今年网络抢红包,热闹但是我却拿不到钱。”新年开工伊始,在广州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姚先生参与了多场微信抢红包活动。他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绑定银行卡,他无法接收红包中的钱。
无独有偶,广州一家外资企业的白领卡罗女士也遇到同样的烦恼。“我没有中国身份证,微信红包只能玩却拿不到,纯粹开心一下。”卡罗女士说。
根据微信红包规则,抢到红包的人,如果账户上有钱可以提现到银行卡,三天内可以到账;如果没有绑定银行卡,钱就永久留在了微信红包中。目前微信还没有开发出红包消费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微信发红包需要四个步骤:一是绑定一张银行借记卡,目前可绑定国内十多家银行卡,但还未开通外资银行卡绑定;二是输入红包金额;三是用微信支付;四是发送给单个好友或好友群。
如果发出去的红包没有派完,超过3天有效期后,未被领取的红包金额将被退回到支付的银行卡中。这一到账过程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业内分析人士称,由于巧妙地利用了春节时间窗口,中国老百姓发红包的民俗,微信红包一经推出便火爆网络社交圈。报道称,除夕夜参 与红 包活 动的 总人 数为482万,平均每个红包10 .7元,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时,每分钟2 .5万个红包被用户“拆开”。据悉,从除夕到初八,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微信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5个红包。
据记者了解,凡是派发出去的红包,会自动进入微信红包中,绑定银行卡的人可以申请提现;如果没有绑定银行卡,这笔钱便长期沉淀在微信红包中了。“这笔沉淀资金不是小数目,却躺在微信红包中睡大觉,客户利益受到损害,相关公司却能从中获得实在的利息收益。”广州市民刘先生说。
派红包背后的“生意经”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微信红包的商业本质是在海量微信用户中推广微信支付,策略是借助春节习俗在微信号上开放式绑定银行卡,粘住用户的钱包和支付。
据金融业内人士测算,短短一个春节,通过微信红包实现成功绑定的银行卡增量至少在30%左右,这些绑定借记卡的微信用户顺势成为微信理财的潜在客户。腾讯几乎是以零成本的推广费实现了银行卡绑定。
数据显示,仅除夕到大年初一下午4点,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有超过9000个红包被领取。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有效激励了很多没有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在抢到红包后尽快绑定银行卡以便进行提现或回馈派发红包,产生了“病毒式营销”的奇效。
但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微信红包研发团队没有充分考虑部分不愿绑定银行卡用户的顾虑和需求,没有进行足够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也没有设计多元化渠道和解决方案。
“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既要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又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既要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又要切实保障安全和防范风险。”黄震说。
我的红包请让“我做主”
派红包热热闹闹,可若收不到真金白银,不单是抢红包的人不开心,派红包的人也不乐意。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系的刘辉说向记者晒出了派红包的战果:20元分成10个红包不到几秒钟就被瓜分。“我有些朋友由于没有绑定银行卡,因此收不到钱,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直接将钱款返回到我的账户。”刘辉说。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那些因为没有绑定银行卡而沉淀下来的资金,单笔来看金额或许不多,但总量绝不是个小数字。到目前为止,腾讯方面和微信支付团队都没有公布具体数额。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等专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对抢到红包而未绑定银行卡的微信用户不能提现的资金,应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如三五天或一周)返还到原派发红包的银行卡内;二是尽快公布微信红包沉淀资金数额,尽快开通和完善微信红包的消费功能;三是约定返回时间内沉淀资全所产生的利息应约定权属所有,以上内容均应在醒目位置提示和公开。
“研发团队应当尽快改进和完善用户体验,让我的红包‘我做主’。”黄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