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十一月份以来,智能概念席卷整个A股市场,智能 机器人属于最强势的,可穿戴主题紧随其后,涌现出了 北京君正、 奋达科技等短线牛股。尽管进入2014年1月份后,该主题进入调整,但是由于其行业面的积极向好,以及市场资金的持续流入,近期再度开始活跃。
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崛起的驱动
可穿戴产品是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目前市场中的可穿戴产品,如 谷歌的GoogleGlass, 苹果的IWATCH等。在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后,一股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席卷了社交、医疗及物流等多个领域。
应用市场、智能终端和可穿戴产品是移动互联网的三个主要的入口,前面两个细分行业经历了一轮快速的增长期后,逐渐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苹果等各大科技企业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以智能手机为例,2007年苹果手机的发布意味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启,并与2010年达到增长的巅峰,之后其出货量便连年下滑,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渗透率已经超过50%,未来增速放缓及均价下滑不可逆转。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为38.4%,低于2012年的46.1%。
相比之下,可穿戴产品刚刚投入市场,尽管产品还不够成熟,但是其能够弥补智能手机的不足,满足安全和定位等特定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提供健康管理,如运动和睡眠等的监控需求,由此可见,可穿戴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有望接过PC、智能手机的大棒,引领下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
根据长尾理论,虽然这部分需求并非主流,但是其聚集起来的市场规模要远远超过主流的市场,而且与智能手机类似,可穿戴产品是对消费者的时间碎片进行整理,这种模式已经在智能手机发展实践过程中得到印证,因而可穿戴产品成功概率较高。根据智能手机的发展经验和互联网的摩尔定律,其可在短时期内获得市场机会。根据Businessinsider预测,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约为30亿~50亿美元,将在未来两到三年成长为300亿~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并且随着2014年4G和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国内可穿戴市场也将迎来爆发性成长。
美股可穿戴主题在A股的映射
国内科技主题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股的科技板块影响,从苹果和谷歌概念,到页岩气,再到 特斯拉,带动了一大批相关概念股持续走强,这也成为近年来A股市场非常鲜明的特征。目前的可穿戴主题恰恰是谷歌和苹果概念的延伸,由于苹果和谷歌在2013年纷纷布局可穿戴产品,尤其是谷歌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oogleGlass产品,随后,其他的厂商相继试水,可穿戴产品一时间成为市场最热门的话题。
近期可穿戴主题的催化剂是美国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代表了国际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该展会确定了车载智能、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这三大主题,2014年也成为可穿戴产品的起步年,吸引了各类厂商纷纷涉足,刺激了A股市场可穿戴主题再度走强。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私募人士表示,A股 创业板板块轮动给可穿戴产业股带来了机会,但他同时提醒投资者,目前可穿戴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个行业的生态链还没有形成,由于产品价格高昂,功能单一等特点,产品销售并不理想,因此投资者要注意概念炒作后个股的价值回归风险。
可穿戴产业链投资机会
可穿戴产品是以智能终端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但不同于智能手机,由于其自身的独特属性,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产品要求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如可穿戴设备小巧、轻薄的特点必然会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CPU、无线传输芯片的功耗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大量的用户数据分析和处理需要云计算和大数据来解决。根据 申银万国对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的划分,上游主要是传感器、柔性屏和处理器等元器件,中游主要是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下游是具体的产品。从目前的国内外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企业在整个产业中能够受益的环节主要在上游和中游,积极争取成为谷歌和苹果等国际企业的供应厂商,分享可穿戴市场的红利。下游产业链内中国部分上市公司推出了可穿戴产品,如 九安医疗的iHealth系列产品,奋达科技的智能手表等,但是大多数产品目前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且消费者习惯地改变也需要时间,暂时只是关注下游厂商产品销售状况。
中上游产业链中掘金
上游产业链中,申银万国分析师分析,MEMS传感器是产业链上游技术的核心,附加值高,是人机互动的重要基础,未来方向是各类传感器功能性的全融合,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最重要方向是传感器,这是信息化的硬件基础。
A股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MEMS传感器,如 中航电测、 歌尔声学和 水晶光电等,从基本面的角度看,部分公司的传感器业务还没有找到与可穿戴设备融合的切入点,暂时还无法形成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所以其业绩驱动还是以原有的传统业务为主。如从事生产电阻计和称重传感器的中航电测。还有一类公司是传感器对公司业绩有贡献,而且未来也很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其二级市场的股价正处于调整阶段。从选时的角度来看,还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如歌尔声学和水晶光电,这类公司与消费电子结合度较高,能够快速地切入可穿戴产品,耐心等待其调整结束的信号。
可穿戴设备作为柔性电子的重要产品,智能型和便携性的特征无疑对柔性材料和技术上要求更高,并且柔性屏的触觉灵敏度关联到人机交互效果。从基本面来看,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 丹邦科技量产柔性电路板。 中京电子是通过自建的方式建设年产36万平方米印制电路板产业项目, 得润电子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柔性电路板业务,其他公司有的涉及到柔性电路板业务,但大多是某个环节,或者仅仅是具有关联性,并无实质性业绩贡献。中京电子印制电路板业务真正给上市公司产生业绩贡献还有较长的时间。得润电子目前主营业务是电子连接器,即使柔性电路板并表成功,对公司业绩贡献弹性度也有限,因而综合来看,目前丹邦科技最具优势。公司专注于微电子柔性互连与封装业务,是全球极少数产业链涵盖从基材、基板到芯片封装的企业之一。公司IPO募投项目主要是生产毛利率较高的COF柔性封装基板和COF产品,随着2013年8月份顺利投产,毛利率较低的FPC业务占比下降,毛利率相应的有所提升,随着公司募投产能释放进程的加快,公司毛利率还将进一步提升。
中游产业链上主要涉及语音交互技术,骨感传导耳机和无线通讯模组三个方面,其中可穿戴设备的交互界面小,因此在解放双手上,未来语音控制和交互技术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如何实现本土化,与中文语音技术商合作将是几大穿戴设备商在中国市场开拓的重要任务。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语音技术的只有 科大讯飞一家,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是国内语音技术的绝对龙头。公司2009年~2012年,净利润(扣非后)年均增速达到27%,并且增速逐年提高,预计2013年净利润增速约45%,高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2013年公司与 中国移动合作语音云平台进军移动互联网,智能语音助手的分成模式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收购 启明( 微博)科技与外研社合作等多种方式,加速布局教育行业。据业内专家预计,公司在这方面的收入增速有望达到50%以上,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关注实质性联系个股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2013年受消息面的刺激,可穿戴主题各类概念股纷纷上涨,2013年7月份首先从下游开始, 康耐特因为3D眼镜成为第一波龙头,之后奋达科技借助一款可穿戴产品成为龙头,一直持续到12月初,之后热点开始向中上游扩散,北京君正进军可穿戴芯片,成为12月份以后的龙头,目前全产业链受到市场资金的关注。不过,随着可穿戴主题行情的深入,市场更加理性,那些与可穿戴并无实质性关联的个股,将会被市场抛弃,转向在业务上与可穿戴联系更紧密的个股,类似于科大讯飞和 中颖电子等将会更有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