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风险企业“一企一策”、银行不良贷款加速处理、建设增信引导机制……温州正在努力实现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的转变。
从最新的出险企业数、银行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企业司法破产数来看,温州的风险处置工作已经初见曙光。“目前两链风险基本可控,总体上看当前仍处于筑底回升阶段,但逐步向好的态势已基本明确。”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办人士表示。
今年温州风险处置在继续推进,开展重点镇(街)企业帮扶试点的推广,设立温州本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温州在这场全国关注的风险处置战中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不良贷款持续下降
银行业的不良率,是外界衡量温州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企业风险处置的扎实推进,金融形势趋于稳定,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下降。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不良贷款额、不良率实现双降,2015年1月、2月银行不良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21个百分点和0.27个百分点。
去年10月,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成立,由浙江中大期货、北京灿焜炻经贸有限公司、温州市金融投资集团三方共同发起成立,为开展包括不良资产挂牌转让的各类金融资产流动提供专业化交易服务平台。
成立的当天,温州银行与温州金融投资集团下属的温州开发投资公司合作,依托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率先实现第一单不良资产挂牌转让。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国家、省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市内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实际累计收购温州银行不良贷款已经超过350亿元。
随着温州金融生态的逐步优化,提振了金融机构在温州信贷投放的信心。截至2014年12月末,温州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309.3亿元,同比增213.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346.8亿元,同比增加83.5亿元。2015年也迎来“开门红”,温州提出了新增金融融资量600亿元的工作目标,1月份,温州全市实现新增金融融资量为73.96亿元。
今年温州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还有新动作。3月26日,温州金改“新12条”提出要设立区域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这家温州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地方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参与,目前组建方案已经上报省级层面。据介绍,温州本地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解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后续资产处置中遇到的处置难问题,致力于打造国有、民营多方参与、“国民合作”、优势互补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加快不良资产的重新配置。
三千多家企业受益
4月29日,在重点镇(街)“树信心·铸诚信”企业帮扶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平阳县萧江镇和经开区海城街道6家企业和6家金融机构签约,企业承诺定期披露生产经营状况,银行则承诺给予不抽贷、不压贷等信贷支持。
今年3月温州启动重点镇(街)企业“两链”风险处置试点工作,对区域内重点行业的企业实施分类帮扶处置根据帮扶方案。试点镇(街)将企业划分为A类(优质类)、B类(帮扶类)、C类(处置类),A类企业与银行签订协议之后,将享受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包括银行将维持企业现有信贷规模,不压贷、缩贷,而且还会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增加一定的信贷额度。
事实上,从2012年温州启动风险处置后,连续开展企业金融风险处置攻坚行动,已经有3000多家温州企业受益于风险处置。据介绍,三年以来,向政府申请帮扶的企业共有977家,经帮扶化解取得成效的865家,相关受益的企业约三四千家。与之相对应的是,出险企业数、银行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企业司法破产数等与企业金融风险状况紧密相关的几个重要指标也出现了喜人的变化。2012年上升较快,2013年达到最高点,2014年开始出现回落,但仍高于2012年。
此外,在这波风险处置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难也受到关注。泰顺、洞头等县政府和小微企业共同出资,合建“助保金风险池”,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兜底,增进小微企业贷款信用。此外,温州还积极筹建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由市、区两级政府出资8亿元、相关合作银行捐资2亿元,共同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证。
风险处置的温州经验
去年6月份开始,温州企业风险处置工作办公室实行实体化运作,制定了风险企业处置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方联动机制,探索出了风险处置的“温州经验”。据介绍,“转续、分担、盘活、重塑、增信”是温州风险处置的十字诀。
“我们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有些生产能力还具备的企业,有了钱转贷,就能渡过难关。”市处置办人士表示,区域性金融风波爆发后,不少温州企业卡在了银行转贷这个环节。在政府的引导下,应急转贷这种过桥资金应运而生。温州市县政府应急转贷资金三年累计周转约9000多笔,累计转贷金额788亿元,受益的企业约2000家。此外,累计办理临时启封应急转贷167次,涉及标的额达63.21亿元。
担保链危机、互保危局是温州面临的最棘手的风险难题。温州在处理担保圈问题时,原则是通过担保置换、贷款平移、担保“冻结”的方式,让各方共担风险。“为有生产能力的企业设置防火墙。”一县金融办人士表示,对于有资产可挖掘的担保企业,协调银行转贷时对原有担保关系进行置换,让好的企业从担保链中脱离出来,使担保圈化繁为简。此外,抵押物价值普遍“缩水”的,只要保证抵押物不变,就视同保全措施未弱化,各方都继续保持原有支持。
在风险处置中,温州也探索出了司法保障的创新做法。3月19日,温州中城集团破产重整计划被批准,这是全国范围内的首例特级资质建筑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据介绍,采取整体重整的方式保留核心资产,可以达到拯救企业和清理债务的双重目的。据统计,三年温州累计审结企业破产案件276件。
温州还尝试在“死亡线”上拉回企业,对已进入司法破产程序,但尚能维持正常生产,又确已资不抵债的企业,经双方协商,通过法庭调解裁定债务减免及延缓履行期限。前不久,永嘉有3家互保企业发生贷款逾期,法院进行了判决。经过永嘉处置办的多方协调,银行让步撤诉,将企业解脱出来自行履行债务。(温州都市报 邹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