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税收政策不到位险企搞养老社区只能边走边看
险企“吐槽”:到目前为止,尚未拿到一分钱补贴
不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银发经济市场备受瞩目。人们的养老需求旺盛,但对传统“养儿防老”之外的模式又心存疑虑;对养老社区,政策既有支持意向又要严防借养老名义行圈地之实。险企纷纷涉足养老地产,但都是边走边看,“一边推进项目,一边呼吁政策”,而一旦项目定位不准,在养老社区只能出租等政策不变的环境下,险企试图在养老+产业蓝海中盈利的愿望恐不易实现。
供需是否匹配?
5月5日,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在一场关于养老模式的演讲结束后,被众多的老年听众团团围住,纷纷询问养老社区的入住模式和条件。但在得知要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必须先购买一款相应的挂钩保险产品,并且最低门槛为200万元后,这些老年人纷纷表示不易接受。
据介绍,200万元的“入门费”包括消费者入住后的房屋使用费、享受各种健身设施等的费用,但不包括护理费。
一位现场咨询者私下向记者表示:“有200万元,在哪儿养老不好,非要去养老社区?”并且,她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护理费可能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高价入住养老社区后却不能享受免费护理,吸引力顿减。
对此,刘挺军认为,这是消费者的误解,他表示,尽管200万元听起来不便宜,但如果按入住年头分摊后其实并不高,还包括消费者享受的各种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并且不少老年人的子女都在外奋斗,很难在每日在身边照料,所以大众的养老需求十分旺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已有2.02亿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4.8%,并还在以3.3%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市场上供应的养老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当前,包括泰康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 行情 , 问诊 )、合众人寿等多家公司在内的保险公司纷纷进军养老社区产业,他们都有自己的定位,但这是否能得到消费者认可还需时间来检验。
目前,我国的养老社区大多处于建设之中,尽管有少数已经具备入住条件,但受人们养老观念的影响以及入住门槛的限制,这些社区的入住率并不高。据记者了解,当前,不少养老院呈现“一床难求”的局面,而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养老机构想尽办法“抢”老年人,甚至中午请吃饭晚上请跳舞。“动辄数百万元的入住门槛,有多少人能承受?能进入这个门槛的人,有多少愿意入住养老社区?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据介绍,泰康人寿在北京的养老社区最快明年上半年将开业,在上海的养老社区将于2016年开业,在广东和三亚的养老社区均将于2017年开业。不过,对于目前与养老社区挂钩的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刘挺军只表示很受欢迎,但婉拒透露具体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