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起步“四道坎”
邮轮产业被称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在欧美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邮轮产业在我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仍属于新兴产业。
交通部水运局法规处处长罗德麟表示,目前国内邮轮业发展面临很多难题:一是邮轮建造、购买需要大量资金,且回收周期长;二是在中国成立一家邮轮公司,所需缴纳的税费比较高,和国外相比没有竞争力;三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建造邮轮的能力,而船舶进口关税比较高,降低了中国邮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和管理团队,欠缺经营管理邮轮的经验。
此外,邮轮旅游发展对港口周边配套设施要求较高,邮轮需要在港口添加补给、淡水、油料、处置废品等。邮轮母港的要求则更高,需要具备多艘大型邮轮停靠及其进出所需的综合服务设施设备,能够为邮轮提供全程、综合的服务及配套,满足邮轮在此进行补给、废物处理、维护与修理的要求。
世界上已建的邮轮母港一般具有七大特点:一是接近城市商务区并具有足够水深条件的港区和航道;二是到泊邮轮数量和邮轮客流量大;三是周边的旅游资源丰富;四是配套的陆、空交通网络发达;五是码头附近拥有可容纳大流量旅客的大型、高档的购物、餐饮与宾馆设施;六是配备有符合国际法规和惯例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程序;七是建有较好的轮船维护基地。
由于在客流量、配套维护基地等方面有着局限性,烟台暂不具备成为“中华泰山”号母港的条件,正积极建设邮轮挂靠港。
人力资源也是影响邮轮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邮轮,涉及到航海、住宿、餐饮、海关、医疗、通讯等众多部门,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运作。国外邮轮企业对从业人员有专门的资格认证,如注册航游顾问和高级航游顾问。邮轮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人才的稀缺。蒋宇燊介绍,目前海航邮轮正立足“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两条腿,一方面开展自身的邮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内部发掘邮轮管理的后备力量加以培养;另一方面和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引进已经成熟的人才充实队伍。
邮轮将成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新亮点
去年是海洋旅游主题年,旅游企业纷纷营销邮轮旅游,其中,许多旅游社还推出了“包船”旅游产品。相较于传统旅游企业,在线旅游企业也不遑多让。据携程网邮轮运营经理孟博介绍,今年公司将投入2亿元发展邮轮业务,目前已敲定17艘邮轮独家包船运营的计划。
与旅游企业看中邮轮旅游经济中的商机不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考虑。2013年底,中央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海南、广西等地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世泽看来,发展中国—东盟海上邮轮产业是推进中国与东盟海上旅游业合作的重要环节。广西与东盟海陆相连,并有独特的沿海港口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这些都是发展邮轮旅游的优势条件。
此外,广西最早开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海上旅游航线,广西(北海、防城港)—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已经营多年,成为全国旅游业界热推的“海上黄金旅游线路”。北海市自1997年开通中越海上旅游航线以来,已累计开航约1500个航班,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万人次。
李世泽透露,广西要研究制定《广西邮轮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5年)》,从邮轮旅游的发展定位与目标战略、邮轮母港建设、邮轮产品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未来拟新建10万吨级、15万吨级、25万吨级邮轮码头各1个,把北海邮轮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邮轮母港,逐渐形成以北海市为中心、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依托,辐射全区、面向东盟的邮轮旅游产业链,使广西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邮轮旅游强区。在巩固中越海上旅游航线的基础上,着重开辟中国—东盟海上旅游航线,推动中国(广西)—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的邮轮国际航线建设,并适时开通中国(广西)—日本—韩国国际航线,开通与上海、天津、海南、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中国沿海城市连接的邮轮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