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互联网金融的搅局之后,这个清明小长假的理财模式也会给你带来“选择困难症”。
实际上,清明前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不少,充当急先锋的便是银行。据观察,虽然收益不错,但与往年相比,打着清明旗帜的产品并不多。通过不完全统计,上周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共有294只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已经或即将上柜销售,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37%,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或超过6%的产品达31只。
记者近日了解到,在清明前后在售的理财产品中,多数产品在5%到6%之间,与3月的季末效应基本持平。记者注意到,近期的高收益产品,基本被外资银行把持,而且期间较长。处于收益高位的是某外资银行今年第四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账户理财产品,号称投入5万元可以获得近1.5万元的收益。据悉,其起投金额是5万元,投资期限366天,预期收益率14.0%,属于“中等风险”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无独有偶,另一外资银行也在上周推出“一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到期90%本金保障),起投金额10万元,投资期限366天,预期收益率10.02%,这意味着一年后最少有1万元进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去年一季度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更高。对于这种现象,有关专家表示,2014年国内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立场,市场的整体资金面将是稳中趋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难大幅度回落。
让你选择纠结的一个因素还有外币理财。2月以来,受到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回暖的影响,沉寂了几年的外币理财忽然热闹起来,市场回暖,以美元为代表的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走高。统计显示,近日美元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4%到5%左右;澳元则轻易站上6%。虽然难以成为市场主流,但在部分理财师看来,适当配置一点外币产品可以分散风险。
所谓人闲钱不闲,有理财达人建议,如果有一些闲散小资金,小长假三天不妨选择一些货币基金,“给自己赚回一点短途旅游的交通费”,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随用随取的流动性是银行理财产品目前难以撼动的绝对优势。
误区贴士
预期最高+计息空档,你的实际收益率可能要打折。
把预期最高收益当成实际收益,你可能容易“受伤”。业内人士提醒,预期最高收益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投资者要注意条款中列出的较差或最差投资收益情形。在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出现最终收益低于预期最高收益时,投资者便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与此同时,理财师提醒,清明节前后购买理财产品还要注意时间差。据悉,不少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容易走进只关注预期收益率的误区,认为预期收益率越高越好。事实上,认购期的长短对产品实际收益率构成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长假前发行的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有的产品只有两个月期限,认购期则接近10天,如果你抢购得早,考虑到这么长的计息空档期,这样的收益率就必须打个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