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雪片片,如约而至,世界再度进入达沃斯时间。
1月22日~25日,这座阿尔卑斯大山深处的瑞士小镇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思想集市”,数千各国精英如忠实的候鸟般赶来,交锋对话,把脉时局,创设和分享问道前路的“思想力密码”。
多年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作为许多全球重要议题的诞生地,成为世界思想与决策前沿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英国《每日电讯报》形容说,达沃斯是各类国际论坛中的“劳斯莱斯”。一位多次赴会的中国企业家感慨说,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希望用他们的影响力去影响这个世界,达沃斯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这座冰雪小镇何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这种力量有着怎样的密码?又如何改变了并持续改变着世界?
追本溯源,达沃斯故事生发于一个很单纯的动因——学习。1971年,33岁的克劳斯·施瓦布教授萌发出帮助欧洲商界精英学习美国先进管理的愿望,“欧洲管理论坛”在达沃斯应运而生。15年后,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拓展成涵盖经济、社会和解决国际冲突的高端平台,在聚合自身思想力量的同时,也使这种力量涟漪般向外散播。
2014年的达沃斯,用施瓦布的话说,近些年来首次不再被某种迫在眉睫的危机压倒,而得以聚焦世界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用更有建设性和更具战略性的方式来探寻未来”。其年度主题“重塑世界格局对政治、商业和社会的影响”,透露出达沃斯“思想力密码”的三个维度。
先从商业维度看,宏观上,从华尔街刮向全球的金融风暴已历时6个年头,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波诡云谲,世界经济面临新的转折,各国在改革创新中竞逐。微观上,资本与市场的游戏正在上演新的变奏,时代巨潮裹挟着无线互联等高新技术,创造出令人拍案惊奇的财富故事,催生了热衷于创造、颠覆、改变事物形态与观念的“创想一代”。
新的一年,世界经济正在向深水区的更深处航行。全球头号经济体美国悄然加快复苏的脚步,量化宽松退出影响继续扩散;被债务高压的欧洲逐渐摆脱衰退,开始重归增长;近年整体面临“大减速”的新兴经济体有望回升;同时,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再从社会维度看,人口迁移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伴生着贫困与社会不安的考验;城镇化改变居民身份的同时,带来失落的乡愁;老龄化造成“未富先老”的窘迫与疾病折磨;教育资源稀缺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发达国家的浪费与贫困国家的饥荒形成鲜明反差,南北发展的巨大差异依然存在。
不仅如此,地区冲突、气候变化、资源争夺、生存焦虑、性别歧视、收入鸿沟、秩序变革、环境恶化……不确定性起伏难解。有学者甚至断言,技术进步使人类面临“工具理性”的困境,舍本逐末地把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当成自己的生存目标。
政治维度上,在本次年会的政要榜上,赫然出现了伊朗总统鲁哈尼和叙利亚反对派领导人,再度点亮人们对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与叙利亚危机的期许,同时却也无言地提醒人们世界仍然有多么不平静。穿越百年沧桑,第一次世界大战接天蔽日的烽火仍然惊心动魄,残酷厮杀的历史余音也警钟长鸣。
从长远来看,最困扰人类社会的政治问题,同样也是经济、社会甚至道德问题。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全球风险》报告所揭示的现实有如寒风刺骨——在全球层面,贫富差距都在拉大,其中最富裕人口和最贫困人口之间长期存在的收入水平差距,将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的最大全球性风险。种种不平等现象呼唤着变革,地球村的重塑面临“焦躁政治”和“焦躁社会”的严峻考验。
如何破解或隐或现的连串危机,着眼长远与社会公平,从根本性问题入手,重塑这个不安的世界?
答案唯有两字:变革。
作为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中国如何在世界重塑的激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问道达沃斯,各路精英又凭什么会看好这个发展中大国自身的重塑?
答案也唯有两字:变革。
在达沃斯舞台,中国是一位后来者,也是一个高光点。
从1979年的最初合作到2007年“夏季达沃斯”来华落户,中国对达沃斯论坛的参与日益广泛,达沃斯对中国话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从中国融入世界的视角,这一舞台见证了中国从倾听世界到同时被世界倾听的历史进程,而这也折射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鲜明特点——在重塑自身的过程中,也在参与重塑世界。
2014年是中国全面改革攻坚元年。正如施瓦布所说,为确保持续繁荣,中国必须“为未来的经济增长驱动器投资”,包括改革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体系,构建强大且运行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把提高社会公平度和环境可持续性纳入经济决策的考量之中。
而在更大的历史与世界图景中,中国的发展故事在提升这个新兴大国的自我认知与被认知,中国对全球“形”与“势”的度量也进一步牵动着世界。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互击乃生灵光。
世间万物,周流不居。变革是世界运行的常态,挑战是世界进步的车轮。谁能破解变革与重塑背后的“思想力密码”,谁将在未来的竞合当中居于主动。
当思想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将会变成有形的力量,推动塑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