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刻下心灵之痛(记者笔记·新闻的侧面)
在所谓“如新精神”的诱导下,人们逐渐丧失自我,沉迷于所谓的“事业”,埋头盯着公司为他们描绘的“大饼”。
合法的牌照,光鲜的形象,如果不是读者来信中的描述和质疑,初次接触如新公司时,记者还以为这是一家成功的跨国公司。
但购买500元产品才能入会的门槛,“上线”可从“下线”销售收入中获得提成,都显示着这家公司涉嫌违反《禁止传销条例》。
本报关于如新公司虚假宣传的报道发出后,不断有读者留言,讲述身边的亲人朋友怎样受如新的影响,从大学生、公务员、记者、企业高管,变成如新直销商。他们为了做“如新”,有的卖掉了房子,有的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这些本应是社会精英、家庭支柱的高素质人才,为何变成如新公司和上线非法牟利的工具,却不自知?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飞蛾扑火?
有离开如新的人告诉记者,都是因为如新强大的“心理攻势”,“当初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立场很坚定,不会受到这种宣传的影响”,没想到一时好奇,却从此沉沦。如此强大的“洗脑”和精神控制能力值得警惕。
暗访中,如新直销商反复描绘着“实现梦想”之路——“如新在改造人性也在创造财富,半年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这对于那些渴望成功,渴望受到尊重的人,确实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如新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几乎所有人都在嘶吼口号,台下的人面色潮红,用激动而又羡慕的眼神望着台上受表彰的“榜样”。
在所谓“如新精神”的诱导下,人们逐渐丧失自我,沉迷于所谓的“事业”,埋头盯着公司为他们描绘的“大饼”。他们透支着自己的社会关系,透支着亲情友情,逐渐变成一个亲朋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当他们的人脉耗尽,“事业”就面临失败。这时,当初号称“复制就能成功”“分享改造人性”的如新,并不会来拉他们一把。他们就如同没有价值的“垃圾”,被远远抛开。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生活、心灵的双重打击。而如新还在说,“这些人心不诚,不渴望成功”。
心理学专家告诉记者,当外界环境热烈、周围的人具有鼓动性时,一个人很难把控住自己的底线,很容易丧失自我。防范抵御传销影响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不要参加人数众多的“培训”,以防被“洗脑”。
(本报记者白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