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温州古城,长啥样?
温州网讯 温州,一座传奇的东南古城
它的起源,有着许多祥瑞之说
正史对温州的第一次明确记载
是在公元前192年
温州建城,距今2215年
温州建郡,距今1700年
为了重现百年前“斗城九山”格局及重要文化地名,温州市民政局联合温州设计集团复原绘制了清光绪年间《温州古城舆图》,通过古风手绘地图的形式,再现古城繁华景象。
下面就跟随小布打开地图,穿越时空走进这座百年前的悠悠古城。
《温州古城舆图》
(文末可查看原图)
01
古城格局
说起温州古城的格局,颇有一些来历。
相传,在修建永嘉郡城时,正巧堪舆大师郭璞因避乱客居到温州,于是地方官员便请他,一同谋定永嘉郡城选址与修建布局。之后,他登上西郭山(今郭公山)查看地形,见周围群山错立,九座山不仅有北斗七星之势,更构成了张弛有度的九星格局。于是规划北据瓯江,东西依山,南面临河(唐时称会昌湖),兴建郡城。又开凿28井,对应28星宿,挖伏龟、浣纱、雁池、潦波、冰壶等五潭,并开凿小河串通连贯,为永嘉郡城建造定下“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凿二十八宿井”的规制蓝图,演化出“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郡城功能性布局。
北斗九山图,可见斗城格局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座城呈现的是一个“回”字形。郡城跨山而筑,城门共有七处:东称镇海门,初名宜春,俗称东门;东南有瑞安门,俗称大南门;南有永宁门,俗称小南门;西南有来福门,在松台山麓,俗称山脚门;西北有迎恩门,俗称西郭门;东北有永清门,俗称麻行门;北有望江门,旧名望京门,又称拱辰门。七座门上还有重楼高台,为俯瞰全城提供开阔角度。
古城城门示意图
图中还反映出当时城内河网密布,池潭错列,与开凿的河渠连在一起,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瑞安门、永宁门旁各有水门一座,引会昌湖水,经护城河进入内河渠,汇至奉恩水门注入瓯江。城内河网密布,在斗城纵横了千载,更形成了一街一河、一巷一小河的布局。
古城河网示意图
02
古城繁华
时光流转,多年后的我们,透过泛黄的画纸,在脑海中描绘古城繁华,地图上红色的地名,承载着城市记忆,经过几代更迭,延续至今。
譬如康乐坊的名字,典故由来据说是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时,经此坊进城;离任时,郡民欢送,也通过此坊。至北宋绍圣,知州杨蟠在此重立“康乐坊”,以示追慕之意。宋以后,历代沿用至今。
庆年坊,则是从明代开始就叫庆年坊了,“庆年”二字,意在祝愿”喜庆丰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更名大庆巷。1982年复用今名。庆年坊17号曾是中共地下交通站,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厚的痕迹。
庆年坊17号
除了名字,还有历史遗迹可以让我们穿越古今。走进恢弘大气的东瓯王庙,在大殿内阅读东瓯国千年历史。汉惠帝三年(前192),汉廷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被朝廷封王的首领。东瓯国也成了温州历史上第一个见诸记载的行政建制,亦为此后两千多年温州行政区域建制奠定了基础。
【壹】
【贰】
【叁】
同样记录着温州千年历史的,还有温州的谯楼。旧时谯楼设有“鼓更点”和“铜壶刻漏”,承担击鼓报时功能,故市井习称为“鼓楼”。在战时,谯楼则用来瞭望敌阵,负有保护城池、抵御外侮的使命。
明代姜准所撰《岐海琐谈》记载,谯楼朝夕按时“擂鼓打锣”传至四面八方,城内外因此得以知道作息的时间。谯楼也曾一度采用时辰香计时,即以焚香的支数来定更鸣鼓。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详看《温州古城舆图》
了解更多古城故事
▼
来源:温州发布
原标题:百年前的温州古城,长啥样?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乐清“专精特新”双倍增启动 15项举措助推发展
温州财经01-08
-
浙江出台支持转型升级政策!涉及650余万户
即时新闻01-08
-
百年前的温州古城,长啥样?
温州财经01-08
-
56亿元!温州这个“大项目”,你参加了吗?
温州财经01-05
-
全球加息潮步入尾声 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
全球眼01-05
-
去年前三季度 温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温州财经01-05
-
温州市首个跨境商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落地瓯海
温州财经01-05
-
2023温州创业青年楷模揭晓
温州财经01-05
-
计划下拨资金100万元 慰问一线职工2400人
温州财经01-05
-
房贷族迎利率“开年礼包”
温州财经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