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振消费 市人大代表建议出台停车场管理条例
温州网讯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采取措施使居民增收减负,并在优化消费环境行动、减少消费限制行动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表示将支持有条件的公共场所逐步延长开放时间,支持发展24小时营业店、推动打造限时步行街等。温州商业区、步行街等场所基本位于城区繁华地带,停车一直是市民头疼的问题。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在公共区域增加不少收费停车位(咪表),一定程度缓解了停车难,而另一个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停车成本相对过高。本期《代表在线》就此邀请多位人大代表谈谈看法和建议。
市人大代表周赛珍:
合理调整收费标准,适当延长免费时长

近几年来,政府部门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似乎过于依赖收费手段而缺乏综合施策。周赛珍认为,要通过长远系统规划停车设施建设、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合理调整收费标准、加强监管与服务等措施,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共治的停车收费治理体系。具体而言,建议在公共停车区域,根据区域特点和市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或降低停车收费标准,避免出现停车收费上涨的现象。可在商业区、旅游景点等热门地段增加公用停车设施,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停车场建设和运营,降低单位时间的收费标准;在非高峰时段或特定区域内,设置免费停车时段和适当延长免费停车时长。
“尤其是对于短时停车需求,免费时段、免费时长可减轻百姓负担。但过短的免费时长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如农贸市场、医院、学校等处,建议免费停车时间延长至40分钟以上。”
据2023年温州市消保委发布的《温州市停车收费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我市近九成小区对外停车场、半数以上社会集体自发建设的停车服务泊位,以及四分之一的公立医院、体育场馆等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未公示收费定价主体,且多数均未公示收费依据。对此,她建议,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性停车场,必须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不得自定收费标准,不得随意变更规定的计费方式。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经营性停车场,特别是针对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设的停车场,针对卖方垄断、停车方和停车收费方地位不平等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消费者的议价规则,实行政府指导价,限定最高价格,实现“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目标,引导车主乐意并首选进入地下车库停车。
市人大代表张秀娥:
错时免费开放核心区域单位停车场

“停车贵,说到底还是停车位供不应求。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建成一批公用停车场,且增加大量公用交通工具,但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虽有缓解但仍旧突出。”张秀娥说,我市各县(市、区)老城区的商业区,周边公用停车场及小区停车位已无法承载居民生活、购物停车等压力,一定程度影响了实体经济。不少社会停车场“划地为库”高额收费,因停车难、停车贵引发的纠纷时有所闻。她建议:号召车位共享,错时停车。即机关单位等对外开放车位,让利于民。除学校、保密单位、医院外的核心区域机关单位,工作日8小时内供单位人员停车和群众办事停车外,其他时间尤其是周末向社会车辆免费开放。建议国有停车区域率先尝试让利于民,率先免费开放或降低收费标准,给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运用设备智管,实现城市智慧停车。利用大数据抓取各公用停车场、公益停车场的空置车位数,以系统短信形式发送给寻求智慧停车的群众,提示就近停车,以缓解特殊时间段消费者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李雪芬:
开展成本调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

温州是人口大市,居住密集度呈现出较为区域集中化的特征,中心城区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老旧小区、商业街区、医院学校等区域,停车位常常一位难求,导致停车费用水涨船高。存在多种形式的停车资源,部分社会停车场存在收费不透明、乱收费等现象,个别单位和个人私自圈地收费,扰乱停车市场秩序。停车产业化发展缓慢,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对此,李雪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从全市层面完善停车管理体系,加快出台温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以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停车场建设、经营和管理行为,加大对违法停车、乱收费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统一停车位资源的管理部门,开展成本调查,综合考虑停车设施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市民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停车场经营者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停车服务。
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将停车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建设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增加停车位供给。
“相关部门可开展发放公共交通消费券、可错时停车消费券、积分抵减停车费等引导性举措,加大居民公交出行意愿,减轻生活成本的负担。”李雪芬说。
市人大代表谢瑞霞:
加大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投入

从实际情况来看,温州部分区域停车收费标准确实处于高位。特别是主城区的热门商圈周边,停车费用常常突破每小时10元,若长时间停车,累计成本让不少市民直呼难以承受。
温州停车难、停车贵问题的根源之一便是停车资源匮乏。如鹿城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原本规划的停车位远远无法满足当下居民的需求。学校周边在上下学时段,医院附近在就诊高峰期,停车需求更是集中爆发。因此,谢瑞霞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投入,尤其要在这些停车需求旺盛的区域增加停车位供给。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模式,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进而降低停车收费价格。
停车贵问题的背后,映射出城市交通规划存在一定不足。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同时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在提出缓解方法的同时,她对温州停车位规划建设作了了解,表示目前温州已制定《温州市停车专项规划(2021-2035)》,计划通过科学规划和分类施策,逐步解决停车供需矛盾。规划提出到2025年,市区基本实现“一车一位”的目标,同时优化路内停车位的收费标准,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利用率进一步确定价格区间。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
停车难有所缓解,停车贵逐渐显现。为提振消费,市人大代表建议——
设置免费时段适当延长免费时长 加快出台温州市停车场管理条例
记者 陈莉莉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全省唯一!“温州方案”亮相这个国家级现场会
温州财经03-24
-
去年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8%
温州财经03-24
-
海洋经济新机遇 温州港舥艚作业区泊位岸线获批
温州财经03-24
-
平阳小龙虾45天后将上桌
温州财经03-24
-
洞头羊栖菜预产3万多吨
温州财经03-24
-
人民网:温州实施“强城行动” 提速打造“浙江第三极”
温州财经03-21
-
经济发展动能向好 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温州财经03-21
-
温州“小切口”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纵深突破
温州财经03-21
-
浙江首票 “TIR+市场采购”货物在温启运
温州财经03-21
-
315晚会追踪:温州市场自查 品牌陷信任危机
温州财经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