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市场:育新赋能大“变脸”

温州市场:育新赋能大“变脸”

温州网 2024-06-21 09:02:22
从传统的“收租人”向“服务者”转变

  全国综合百强市场温州国际鞋博城。 受访者供图

  质量、标准、检测、知识产权等服务走进市场。

  温州书香农贸第二届“书菜节”现场。

  日前,我市启动“商品市场十进服务活动”,推进质量、标准、检测、知识产权、电商等服务走进市场,育新赋能,帮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我市登记在册商品市场390家,涵盖鞋类、服装纺织、五金汽摩配、电器、眼镜、箱包、小商品等行业,去年成交总额约854.66亿元,较同期增长9.14%。升级传统、培育新兴,不断更新的品质化市场正塑造着城市的产业面貌、竞争格局。

  串联产业链生态圈

  培育一站式服务平台

  走进浙江一德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温州国际鞋博城,一家家鞋店老板正忙着招待进店选购的顾客。市场内有经营户2300家,鞋材产品涵盖真皮、超纤、PU、特材、五金、包装、辅料等全业态,辐射全国并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市场年成交额上百亿元。

  一德集团副总经理吴朝军告诉记者,鞋博城内设立了皮革鞋料品类专区,采购商一站式购买会有很好的便捷体验度,缩短了鞋材鞋料到成品鞋制造商之间的距离,提高下游产业效率。同时,以市场智慧化应用迭代升级为核心,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建立全新的智慧专业市场(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市场进行更好的管理,前年和去年均上榜全国综合百强市场。吴朝军称,市场计划联合集团旗下中国鞋都鞋革城,一德鞋材基地,整合全国鞋业资源,打造全球共享的制鞋全产业链资源平台,完成基于全国鞋产业链、资讯,集设计研发、原材料、生产商、物流、电商短视频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温州大象城致力集聚服装产业,打造时尚产业综合体,重塑服装产业链与供应链平台。历经10年发展沉淀,形成一期温州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二期服装面辅料中心、三期时尚中心的发展格局,汇聚3000多家服装企业及品牌商户。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一二三期整合联动,计划打造串联集设计研发中心、企业总部基地、品牌孵化、人才公寓、商贸流通、面辅料供应、展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时尚产业综合体。

  越来越多的市场开始贴心服务经营户、消费者。入选省级四星市场的苍南嘉恒家居内,不仅设置经营户、志愿者之家,为休憩饮食、交流谈心提供场所,还指定人员提供临时看护服务。设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支持办理财务事项、客户服务、装修、合同免费咨询,提供品牌指导、知识产权等服务。

  传统市场改造提升

  新业态丰富消费场景

  “除了培育完善专业市场,也要聚焦传统市场的改造提升,兴旺产业的同时满足群众民生需求。”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田园农贸是全国首批4.1版智慧农贸市场,打破传统租赁经营模式,实行一摊一户一码,是“现代菜篮子”品牌体系内第一家实行全新商业模式和智能化管理的农贸市场。作为企业文旅、生态农贸样板市场,全场围绕温州俚语为主题进行设计和打造,并通过引入地方品牌面包店、设立专题读书区角、菜摊特色语言、播放员工自编自导宣传片等营造地方语言浓厚的文化氛围。“菜市场里不仅有柴米油盐,也多了诗和远方。”市场商户李先生说,以前逛市场的多是周边社区的老熟人,现在有了文艺范、艺术化元素,食客慕名而来,生意越做越好。

  从便民、利民,到丰富消费场景,再到营造调节生活、释放情绪的社交空间,新田园农贸市场融老城区历史文化,聚新业态新场景,满足市民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

  南浦农贸从经营户及周边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对市场渔获文化展示区进行升级,打造市集小景,凸显文化特色的同时,为经营户及邻里小聚开辟出一方空间。日前,升级改造项目刚完成,周边居民、市场经营户就已前往体验,带上自家茶具,约上好友品茗聊天。在新南塘农贸市场,则用上了AI智能识别秤,任一菜品放置就能自动识别菜名,无需手动输入菜名。松台农贸市场引入浙江省首台“垃圾处理器”,将农贸市场里产生的有机垃圾快速化、无害化、减量化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服务增值化改革

  从单一向多功能转变

  在互联网“冲击”下,专业市场发展普遍受到冲击影响。“我们推行的十进服务活动,以商品市场服务增值化改革为切入点,帮助完善管理服务、质量品牌、产销衔接、消费提质等,打造各类主题式、特色化商品市场服务增值化改革项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全市亿元以上市场有88家,十亿元以上市场19家,百亿元以上市场1家。推动市场主体发展要走出“新”路,需要不断强化研发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十进服务将推动商品市场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引导市场举办方从传统的“收租人”向“服务者”转变。同时,推进服务模式、技术、管理方式创新,为经营户提供展示展销、信息交流、贸易洽谈、物流配套、检测认证等服务,助力商品市场从传统单一的交易平台向现代多功能综合平台迭代升级。

  近年来,钢材、家具类市场成交额有所下降,但服装鞋革类市场实现高速增长,去年,全市服装鞋帽市场成交额21.51亿元,增长率达269.93%,瑞安商城年成交额达115.98亿元(全市第一),同比增长42.8%。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中,果品市场增长22.14%、水产品市场增长21.57%,增长率居前列。

  商品市场服务增值化改革已成为市场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年轻态”的重要引擎。去年,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相关举措政策,推进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城、金海化学品市场等5家专业市场提档升级。申报24家商品市场参加全省第四批“五化”市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完善“浙里市场”相关专区建设,对名特优产品信息进行更新,推动商品市场经营户与山区26县名特优产品对接销售。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从传统的“收租人”向“服务者”转变 温州市场:育新赋能大“变脸”

  记者:鲍南南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财经频道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