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锡老城“一飞冲天” 捎给温州什么?

无锡老城“一飞冲天” 捎给温州什么?

温州网 2024-06-20 10:33:56
从运河到银河,“箭、船、星”全产业链发力

  空天产业园。

  雄伟精工生产车间。

  《造飞船,射火箭!无锡这个区面向太空谋未来》

  《AI如何替代老师傅?无锡这个大模型给出生动案例》

  《从宝马配件到火箭配套!无锡这家民企年销部件3亿件》

  提起无锡,你会想到什么?是数据抢眼的“万亿之城”,还是“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抑或是多次承接大国外交的“会客厅”?

  以运河为廊,以惠山为几,一路走来,“人均GDP连续四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的无锡一路抢跑,经济韧性强、产业基础牢、科创家底厚在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也让人们看到了产业提升城市能级的力量。

  这其中,以无锡古时别称“梁溪”为名的老城区梁溪区,是无锡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一度也面临经济转型发展难题。但在今年的梁溪区“两会”上,其空天产业成果亮眼:引入北斗空间信息数字产业示范园区等重大项目,形成空天产业生态圈;“梁溪号”卫星顺利入轨运行;围绕“箭、船、星”全产业链,当下的梁溪区正在加速构建商业火箭及配套、卫星制造及应用、北斗空间信息应用三大百亿产业生态圈。

  老城区存量空间不足、土地资源稀缺,产业更新难题普遍存在,梁溪区为何能“无中生有”,以新质生产力带领空天经济“一飞冲天”?带着这个疑问,长三角“新”探采访组在无锡市梁溪区展开了深度采访。

  老城区新气象 三大百亿产业圈“无中生有”

  和许多老城区一样,梁溪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而第二产业增加值一度只占13.2%。2023年,梁溪区“无中生有”引入空天经济,迅速“先飞一步”。

  初夏时节,草木蓊郁,绵绵细雨中,采访团来到位于无锡市梁溪区的空天展示馆。现场,一个31米高的火箭模型直指苍穹,引人瞩目。这是商业运载火箭“引力一号”的等比例模型。

  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东方空间是这艘火箭的研制者,作为运载火箭和新型空天运输工具的设计制造服务商,去年,东方空间航天动力总部项目签约落户梁溪,成为梁溪近年来首个开工的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今年1月11日,引力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

  “梁溪区原有的制造业偏向高端精密制造,再加上地处长三角,周边制造业基础雄厚、供应链完善,为空天企业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梁溪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严知足告诉记者,由于培育力度大,一年多来,梁溪区围绕空天产业生态圈建设,以“生态圈+产业链+链主”发展模式,着力构建起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应用、空间信息应用三大百亿级产业生态圈。

  时间拨转到去年12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A10系列微型飞船验证卫星——迪迩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此前一个月,该卫星研发企业紫微科技,作为梁溪区空天产业类重点引进项目之一,在梁溪区第二届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目前该公司小型无人太空飞船研制、生产的现代化智能厂房已投用。

  从第一家空天产业企业紫微科技落地,到天兵科技在梁溪建设天龙二号制造基地;从东方空间在梁溪建设航天动力总部项目,到其首台“原力-85”火箭发动机在梁溪整装下线;从启动建设长三角空间信息数字产业示范园区,到实现卫星“高、中、低轨”和“通导遥”全覆盖布局……在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作用下,当前,梁溪已落地44家空天产业各行业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集聚了从硬科技制造到应用近百家生态企业,形成了 “高轨、中轨、低轨”和“通信、导航、遥感”全覆盖的空天产业布局。

  找准赛道后,政府的“服务”也加速跟进。

  为抢占“星”赛道,梁溪区制定出台“科技九条”“人才九条”“金融九条”等系列支持政策,不断赋能空天产业持续发展。比如梁溪首创的“人才权益”,高达200多项,从求医问诊,到入学升学,再到借贷值机,全都有详细的划分——总有一项令人才“宾至如归”。

  当前,无锡正围绕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储能、深海装备等五大未来产业赛道,扩展包括商业航天在内的多个未来产业方向。聚焦梁溪区空天产业的发展,无锡政府持续提供政策支撑:《梁溪区空天产业生态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促进梁溪空天产业建圈强链筑峰的若干政策》等陆续发布,从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提高产业链质量韧性、加速构筑产业链高峰等多个层面给出明确细则。

  集聚协同发展 老产业发“新芽”角逐风口

  未来产业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在引入空天产业生态圈“链主”级企业落地过程中,梁溪区不仅收获了串珠成链的三大百亿级产业生态圈,也特别注重推动老城区传统产业与未来产业集聚协同发展,向“新”转型。

  机械手臂全自动操作,智能车间高效运转,数字仓储实时更新车间情况……走进梁溪区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区,眼前是一幕幕自动化生产场景,这家已有28年历史、“打铁起家”的模具制造企业,如今随着梁溪区引入空天产业,业务从为宝马、奔驰、小米等汽车提供配件,延伸至低空飞行、储能、人工智能等领域,日渐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落地在梁溪区的东方空间产业园,与雄伟精工正好隔路相望,东方空间门牌号为88号,雄伟精工为99号。初入梁溪,东方空间迫切需要寻找上下游配套企业。“对面来了个火箭企业,而我们正好从事精密模具设计和制造,在政府牵头‘撮合’下,我们也邀请东方空间来公司考察,在参观考察中,东方空间技术人员发现,火箭所需用的工装夹具,恰好是我们雄伟精工最擅长的领域,大家很快敲定了协作关系。”雄伟精工人事综合总监陈锦坤介绍说。

  梁溪区传统制造业产业的“蝶变”远不止于此。

  在地处梁溪区的无锡首家传感信息园区里,主研传感器的必创、天河电子,正尝试着研发火箭所需的传感器;梁溪本地一家较为完备的紧固件配套工业互联网平台,正与东方空间洽谈,谋划制作火箭相关紧固件;为新能源汽车做测试的企业,正在开发航空航天测试设备;为汽车做配套的企业,也开始朝着火箭外壳、零部件等方面努力……辐射面广的空天经济,成为重塑老城区本地产业链的一股新力量,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仅仅落地单一的企业个体,而是引进一种产业裂变的能力,这种裂变不仅体现在未来产业,也会带动周边存量企业、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梁溪区相关负责人说。

  锚定制造业主战场,不止是梁溪区,整个无锡市正在以“制造业的未来化跃升、未来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强化制造业作为未来产业核心应用场景的地位。通过积极推动域内传统产业与未来产业集聚协同发展,加快前沿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加速制造业降本增效和升级换道,进而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创新标志性产品和知名品牌,推动制造业非线性“升维”发展。

  构建算力平台 赋能企业“智改数转”

  这两年,全球什么最热?人工智能是高频回答。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处在从局部探索到整体推进、从试点应用到赋能百业的加速发展期。在无锡,人工智能产业是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五大未来产业之首;在梁溪,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加速形成产业生态圈——从算力平台建设到智慧城市应用,从招引头部企业到赋能本地企业“智改数转”,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正在梁溪加速落地。

  数字重塑世界,传输、算力、存储等技术承载的“算法加数据”,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底层基石。老城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当然离不开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优势和潜力。

  走进梁溪区一处神奇的“神算子”——由无锡梁溪科技城投资建设的无锡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可以看到,这里的算力机房基于昇腾AI的平台正有序运行。服务器高速输出的算力,支撑着当地无人驾驶、智能车间、智慧金融等应用场景。这个“神算子”,一期建设规模100P算力,计划二期扩容至400P,今年3月试运行。

  何为算力?通俗来说,算力是一种计算能力。当你走进家门,智能家居设备已经按照你的喜好调整出最舒适的温度和灯光;当你行车驶在路上,智能导航为你提供最便捷的行车方案,并用语音提示你前方红灯时长……看得见的应用场景,有着看不见的算力支撑。

  梁溪中小企业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大。由政府搭建共同算力平台,可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经济的算力服务。搭建算力平台,赋能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也成为梁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

  “我们的算力主要就是服务中小型企业。”梁溪科技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转型时一般需要对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这就需要运用算力算法推动形成整套场景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的建立,节省了企业外出寻找算力的成本。目前,基地已服务超40家企业,满负荷时可同时服务20多家企业。

  盘活算力资源,一条条上下游企业“小鱼”跃入“鱼池”。同时基地将优质的算力资源赋能至机器人、低空经济、空间信息等产业生态圈,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以前老师傅凭经验做事,现在用数据更精准。”走进梁溪区的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技术总监王浩羽向采访团展示了AI在无锡一家茶叶企业的实际应用:通过机器视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把传统制茶经验数据化,无需人工和熬夜守护,高品质茶叶即可自动发酵而成。

  “我们在梁溪区设置的创新中心,是百度在全国落地的首个私有化区域部署的大模型创新中心。” 总经理黄永峰介绍,该创新中心由算法算力中心、科研中心、智能制造工场、人才创培基地、运营服务体系组成,将结合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的开源开放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百度飞桨,依托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及生态资源,提供人工智能全流程工具链,为企业带来精准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动区域智能制造全面升级。

  放眼长三角,算力基地如星火燎原。“无锡以算力促招引,借算力赋能多元赛道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长三角“新”探采访团嘉宾、温州市工业与能源集团战略规划部经理孙克臣感触良多。据介绍,今年5月16日,温州市智算中心揭牌成立,一期算力规模同样为100P,计划二期扩充至1000P,“接下来,温州的智算中心也将立足本地优势产业,为温州传统产业、未来产业、战新产业的提升赋能,值得期待。”孙克臣说。

  老城找准“新”赛道,至此一飞冲天,未来可期。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从运河到银河,“箭、船、星”全产业链发力——无锡老城“一飞冲天” 捎给温州什么?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财经频道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