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两业”融合释放产业转型新空间 看温企如何变身“方案解决商”

“两业”融合释放产业转型新空间 看温企如何变身“方案解决商”

温州网 2024-06-07 09:49:48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助力温企变身“方案解决商”。 苏巧将 摄

  某药厂在利用迦南制药设备进行实验。 刘伟 摄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企业探索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这几年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名单中,我市入选的企业(平台、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前四个月,全市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生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种新型服务型制造业,极大提升传统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让“温州制造”展露新气象。

  科技赋能

  搭建系统解决方案

  日前,山东某制药企业订购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用机器人在迦南科技大健康智能产业园正式下线!标志着迦南科技在AGV机器人的产能瓶颈将进一步突破。

  近年来国内制药设备行业生产方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高能耗、高污染向节能、降耗、环保转变。迦南科技基于自身技术优势,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和软硬件相结合,通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多元化全方位组合,为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专业的一站式服务。

  当前,迦南公司已建立起一支技术突出、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实现对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技术支撑。通过建立面向全业务流的大数据运营平台,实践智能制药装备的定制新模式,挖掘并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提供整套智能化生产模式的软硬件系统建设方案。该公司逐步发展为向制药企业客户提供工艺开发、设备整线采购、项目申报等制药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全链条深度服务理念贯穿于客户开发、初期技术咨询、订单承接、用户需求分析、产品安装调试、售后服务、需求跟踪等与客户交互的全过程,摆脱了传统的制造企业重生产轻服务、以订单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将客户意见、产品弱点及时反馈至生产端,提升产品竞争力,还将业务触手向利润空间更大的服务领域延伸,实现企业业务的扩张。

  优化服务

  延伸产品价值链

  在亚龙智能装备集团的装配车间,一批即将发往国家级赛事现场的实训考核装置正在加紧调试。这是今年继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东盟技能大赛等国内外赛事之后,亚龙又一次为大型赛事提供竞赛装备和技术标准。

  在这场国际赛事上,亚龙提供了3个项目的竞赛平台及技术标准,分别为“工业自动化赛项”“数控维修赛项”及“物联网技术赛项”。选手们需要根据亚龙制定的技术标准开展竞赛,并在亚龙研发生产的教育装备上进行实际操作。

  近年来亚龙集团通过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改造,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装备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现场调研—需求诊断—机电软件系统设计—现场安装调试等流程,为中小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提供从快速原型到小批量生产的一揽子产品解决方案。并建立监测系统、应答中心、追溯体系等方式,提供远程运维、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服务,挖掘产品售后服务价值,延伸产品服务价值链。

  结合自身工业装备制造及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亚龙集团还搭建“设备生产—教材编写—人才教育”的闭环。利用设备生产优势,针对性编写教材、设计课程、构建设备培训体系,向社会和设备购买商开放,提供装备产品的同时输送操作员工,员工入职后带动企业采购亚龙集团产品,促进亚龙集团制造业发展。

  强化供给

  开拓市场新蓝海

  得益于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金龙自控公司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起初“金龙自控”以销售阀门为主要核心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层发现各大油田对于油田设备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单一的阀门供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研发油田计量装置、油田水处理设备等油田智能装备,逐步将服务业务从单一提供产品转变为包含提供油田装备、阀门、仪器仪表等产品,并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部件、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成功转型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型油气采输装备制造企业。

  随着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长和采油工程的建设提速,油田污水量不断增加。如果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也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从2009年起该公司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5%用于新产品研发,每年均有6至7款新产品面世。其研发的首台套产品“油田含油污水精细处理装置”“油田水处理及回用成套技术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加工装备和技术保障。

  近年来金龙公司瞄准服务链痛点难点,不断研发新品抢滩市场新蓝海。如海上采油过程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难题,其研发的“海上采油平台出水处理回用系统”可直接替代国外同级别的产品,且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二分之一。

  五大融合

  打造生产性服务高地

  当下,我市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以满足或挖掘客户需求为突破口,拓展服务半径、创新服务模式、贴近服务主体,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快速融合,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按照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相关规划,我市将围绕“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总目标,加快“两业”融合步伐,从数字化、柔性化、集成化、共享化和平台化这五方面发力。

  在数字化方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采购分销、物流配送等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在柔性化方面建设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灵活生产。在集成化方面整合资源、延伸链条,发展咨询设计、制造采购、供应链管理、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一揽子服务,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共享化方面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的协作共享,实现生产能力、专业服务、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柔性配置和高效协同。在平台化方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经营和商业模式, 拓展平台功能和服务,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整合。

  同时,以制造业服务化为推动力,探索在线定制、众筹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企业销售生产模式,力争今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2200亿元。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两业”融合释放产业转型新空间 看温企如何变身“方案解决商”

  记者:李中 胡安育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财经频道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