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低空崛起 迎风而上 飞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低空崛起 迎风而上 飞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温州网 2025-03-14 10:42:42
立足脚下,仰望蓝天,千米之下,机遇无限。

  2024年5月18日,“瓯江论数 数安中国”2024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举行,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与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智算中心。

  立足脚下,仰望蓝天,千米之下,机遇无限。

  低空经济,作为当代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在国家政策的明确引导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下,正迅速崛起。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再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要地位。

  作为我省首批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面对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提早布局,聚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等方面蓄势起飞,成为助力温州低空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势力量。

  率先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打造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

  千台无人机“点亮”城市夜空、无人机当上巡河员“守卫塘河”、无人机帮助农户“精准作业”……一项项高科技背后,都活跃着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师生的身影。

  “多年前,我们前瞻性地认识到随着无人机、载人飞行器的发展,低空经济将会是一个崭新产业。”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温剑峰说,“我们抢抓机遇,在全省率先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集无人机零部件装配、维护与维修、飞行操控、无人机设计与开发、无人机行业应用等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若要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正如安防学院所设想的那样,近年来,农业无人机帮助农户“精准作业”,消防无人机在空中喷出高压水柱等各类低空飞行公共管理和服务场景在温州持续增加,温州无人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早就做好准备的安防学院,在低空产业中大展拳脚。学校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依托,建设无人机校内实训基地和无人机校外实训中心,开设科比特产教融合班级,实现课程与岗位、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为强化人才支撑,与广州中科云图公司进行低空经济产学研合作对接。发起成立温州市无人机安全管理协会,在人才输送、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开发方面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目前协会会员近50家,覆盖了生产、流通、应用管理等相关领域。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企业对无人机专业人才需求激增,我校很多学生尚未毕业已被提前预定。”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装备学院院长徐刚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19年设立以来,报考人数持续攀升,“未来这些学生将活跃在无人机生产、应用服务等领域,具有不错的就业前景。”

  成立温州低空经济研究院 推动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

  温州拥有较好的发展低空经济的资源禀赋——西南部空域辽阔干净,有利于开展通用航空;城区水网密布,为沿河道开辟低空航线提供便利;山区广袤以及电商物流产业发达,为低空物流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海岸线总长1293公里,岛屿711个,适合开展智能无人航空器的航行试验……

  多重优势叠加下,温州低空经济逐步“起飞”,目前已有多家低空飞行器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及销售、低空巡检安防等企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

  手捏无人机应用技术“王牌专业”,安防学院在低空经济领域蓄势待发。去年5月,“瓯江论数 数安中国”2024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在温州举行,温州低空经济研究院揭牌成立,并落地安防学院。

  温州低空经济研究院的成立,为温州低空经济“腾飞”提供了助燃剂。低空经济研究院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设备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在全市率先打造了具有一定数据存储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数据运算能力的智算中心,加速了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的融合,为低空数据要素发展提供支撑。汇集无人机、通用航空相关领域的优秀资源和人才,开展低空经济的政策研究、产业规划、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工作,为温州经济产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低空经济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低空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及应用创新能力,加速低空经济新业态融合发展。”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彭魏滨表示,该研究院的成立将提升温州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低空经济打造为温州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

  搭建政产学研融合平台 服务地方助力温州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基于专业和科研方面的硬实力,安防学院成为助力温州低空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势力量。

  安防学院依托温州低空经济研究院,牵头编撰《温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创新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低空经济应用温州标准。协助温州市经信局编制温州市重点优势制造业产业与低空制造业的技术、产线和产业链跨界融合路径图,协助市投促局编制温州市紧缺产业链头部企业招引鱼骨图。积极配合鹿城区、洞头区开展低空经济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开展温州市园博园的低空经济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与此同时,利用现有的无人机产学研基础,开展低空经济相关服务。如,以安防学院为主通过无人机搭载五镜头相机完成了全市320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模型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真实、立体、时序化的时空信息底座,开发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基础系统建设;开展无人机+AI算法实现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无人机巡护,将火灾消灭在萌芽中。此外,还开展无人机技术培训工作。

  低空崛起,如何迎风而上?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彭魏滨表示,作为浙江省首批、浙南唯一开设无人机专业的高校,安防学院在无人机、地理信息、航摄遥感等低空经济领域先后培育2个市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5个科研机构、3名省级领军人才,年均培养输送无人机专业学生约200名。

  下一步,安防学院在抓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将充分发挥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的合作;立足城市管理、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等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模式;加强科技创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展低空飞行器、空域管理、航电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低空经济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低空崛起 迎风而上 飞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记者:潘舒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财经频道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