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办事不找关系成为常态?四位人大代表就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温州网讯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地区吸引力、竞争力、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如何进一步深化先行区建设,提升、优化温州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于建设温州包容性发展城市?《代表在线》栏目邀请了4位市人大代表,围绕营商环境的提升发表各自的看法和建议。
市人大代表、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鸿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时满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最具包容性城市
作为市工商联副主席和企业管理者,陈时满连续两年的建议都跟提升营商环境有关。今年两会,他在这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最具包容性城市的建议》中提出了4个“化”:政策出台最优化、物质需求多样化、文化需求多元化和生活成本差异化。
陈时满建议,在政策出台时要强化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加强立法程序、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要推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让本地居民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服务与便利,同时外来人员也同样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服务。”陈时满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包容性发展城市的必然选择。
能否留住人、吸引人,要看居住保障、生活消费、社区服务等的供给是否多元,能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陈时满建议,聚焦生鲜配送服务、重点人群关爱、户外消费场景营造、便民生活服务4大重点领域,合理配置基础便民类业态,加快推动便利店、洗衣理发、家政服务、生鲜菜市等多项基本便民业态植入,聚焦市民全龄、全时、全新消费,精准配置社交休闲、夜间生活、时尚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积极招引时尚店、主题店和体验店在生活社区、科创空间、赛事场馆和公园绿道等区域加快布局。
市人大代表,浙江永瑞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茂法
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当前,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短板和问题,如企业对条例和政策知晓度不够高、资源要素保障仍然不足、创新发展仍受多重制约、政务服务环境仍待提升等。”王茂法表示,目前全市工业用地资源紧缺,一些重点企业有扩大生产、扩大产能的意向,但受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难以实现,企业的用水、用气、用工、物流成本和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难以实现直接融资,而银行真正能够提供的信用贷款非常有限,且多数民营企业所获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普遍存在短贷长用现象。此外,部分传统产业技术含量较低,企业创新动力不强,缺乏核心知识产权。企业在引得进人、留得住人、用得好人三个环节还存在困难。部门数据壁垒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数字化应用和政府服务能力仍需继续提升。
“我提议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决定的议案。”王茂法称,此举可以广泛凝聚各界共识,从全面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角度,对我市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内容作出进一步明确,从而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人大代表,市村镇建设指导中心书记、主任 胡海忠
从八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城市
胡海忠称,营商环境好不好,概括起来就简单几句话: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让纳税人有荣誉感、上门办事有礼遇感成为常态,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常态,让市场公平竞争、政府讲诚信成为常态,让温州双向开放成为常态。
在胡海忠看来,温州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从“实施政府转型”“打造一流‘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大厅”“提升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效用”“强化政务数据支撑”等八个方面下功夫。
胡海忠建议,以“最多跑一次”为“牛鼻子”撬动各领域改革,拓展到查一次、检一次、报一次等,争取“一次也不跑”。政府要从“物本型”向“人本型”转变,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从“权力型”向“责任型”转变,从“暗箱型”向“透明型”转变,从“设租型”向“廉洁型”转变。
胡海忠表示,要在学习各地先进的过程中,以“放得活、管得牢”为目标,以“营商环境提升”为契机,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新优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要实行“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如期实现”工作机制,一个号码响应群众诉求,做到事事有回应、有落实、有结果。
市人大代表、温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会长 雷朝阳
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
“营商环境要进一步优化,需要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政企沟通常态化。”雷朝阳建议,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把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企业反馈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建立政企沟通交流平台,主动听取企业家反馈相关问题,切实推进联系服务企业工作的常态化;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民营企业制度,认真听取、积极采纳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建立营商环境的考核评价体系,即对内将营商环境建设成效纳入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企业问政会,对企业普遍关注的复杂问题、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答疑,积极探索实施‘一企一策’。”雷朝阳建议,在所属管理领域,针对百强企业、功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行业骨干企业等,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及困难,依法依规按政策量身定制,由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为保障企业生产要素获取,他表示,可通过加强对老旧工业区的改造提升与低效用地的回收再分配,破解优质产业发展空间限制难题。
来源:掌上温州客户端
原标题:怎样让办事不找关系成为常态?四位人大代表就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记者 何群芳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2023年全年GDP达8730.6亿元 温州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温州财经01-26
-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 温州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300家
温州财经01-26
-
“鳌江—南麂航线”入选省级精品航线
温州财经01-26
-
打工人的年终奖被盯上了 银行打响年终奖理财“争夺战”
温州财经01-26
-
温州港集团引进外贸新货种 1万吨镍铁运抵状元岙港区
温州财经01-26
-
“慢春运”升温 20万人坐绿皮车回家
温州财经01-26
-
2024年全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引发热议 乐清定下这个小目标
温州财经01-25
-
央行发出“超预期”大礼包 如何影响股市楼市?
温州财经01-25
-
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名单出炉 温州16家企业获“国字号”荣誉
温州财经01-25
-
2023年温州股民托管市值缩水超60亿元 你在A股赚钱了吗?
温州财经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