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闻网财经

温州财经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网 > 温州财经网 > 温州财经

资金的眼里不能只有股市和楼市

来源:温州商报2021/09/09

  最近两个月,A股的日成交量维持在万亿元以上,而国内不少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却出现较大跌幅。有媒体据此认为,炒楼资金正悄然转战股市。楼市与股市作为国内两个最大的“资金蓄水池”,多数时间呈现“跷跷板效应”,这边“投资受限”或赚钱效应不明显,就往那边跑,因此若有炒楼资金往股市跑,也是符合投资逻辑的。

  投资资金都有逐利性,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它们为获取更好回报,在不同市场间自由流动,不应受到苛责。但如果大量资金在短时间内“同频共振”,引发市场大幅波动,则对市场、投资者、宏观经济,都不是好事,需要引起警惕,更需要进行有效引导,不能听之任之。

  短期内,若炒楼资金大量转移至股市,势必引起股市“大起”,多数个股会出现较大的赚钱效应,然后吸引更多资金去股市“逐利”,先前进去的资金在获利后选择快速离场,就会引起股市“大落”。短期的亢奋对市场的良性发展并无裨益,多数投资者期望的分享市场红利更是空中楼阁。“大起大落”之后,市场需要很长时间休养生息。当前,我国正在打造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这需要健康稳健的市场为基础。显然,突击式的大爆发行情并不符合这个需求。

  从另一个层面说,资金大量进入股市,也与国家层面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初衷不符。当前,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正显现出效果,一些前期涨幅过快、房价过高的城市,在价格与成交量两方面正出现与政策期望值相符的积极现象。炒楼资金从楼市出来后,当然希望它们投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股市虽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但若大量资金去股市的二级市场助涨杀跌,其功效与“扶持实体经济”相去甚远。股市二级市场短期的赚钱效应甚至会让一些实体企业拿本应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去二级市场赚快钱,本末倒置,伤害了实体经济的根基——这样的例子,每次“牛市”都不少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又迎来“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炒楼与炒股,被一些人认为是资产的再次分配,看似机会人人均等,但事实上大资金的优势非常明显。再次分配的理想是“溢出”,但结果往往是“虹吸”。在资本的“零和游戏”里,大资金赚取的利润基本来自小资金的贡献。只有把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让投入的资金有更大的产出,才会“溢出”,才可以人人都有均等的机会去分享。

  大量资金只在股市与楼市两个蓄水池之间切换,这是问题所在。把这两个蓄水池的水都引导出一部分到“实体经济”这个第三蓄水池中,这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Finance 编辑:温正祥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