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合兴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2021年开年,温州板块就迎来了“扩容”,新亚电子、合兴股份、华迪国际三家温州企业唱响上市“开门红”,自此,全市上市公司总数累计达4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000多亿元。
上市对企业意味着更大的发展平台,更多的融资渠道,是产能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1997年,温州第一家企业——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此温州板块迎来了24年的上市之路,这一路的艰难都被《温州晚报》一一记录,让我们回溯时光,来看看温州这些年的上市“盛世”。
□晚报记者 傅芳芳
温州市金融办供图
锣鼓第一响:温州历史上首家公司上市
计划体制下浙江东日“石破天惊”
翻开1998年的《温州晚报》1月1日报纸头版总结的《一九九七年温州十大新闻》提及:1997年10月21日,浙江东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我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9时15分,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滕增寿,在营业大厅敲响了开盘铜锣,当即开盘大吉,价位理想,由原始价5.75元上升到10.90元的开盘价。到下午3时收盘时价格已升到11.88元,当天成交额达2.94亿元……”1997年10月21日《温州晚报》记载。
记者了解到,当时的上市由国家有关部委分指标,证券市场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完全开放。浙江东日虽然是温州最早上市的一家公司,但它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在计划体制下完成的上市。
浙江东日上市后的迅猛发展,使我市部分民营企业都萌生上市的念头。然而,那时候,“上市”对于温州民营企业而言算是一个话题与梦想。温州民企的上市之路,一路走来却没有想像中的那样畅通无阻。为上市,温州民企奔走于交易所内外,几度柳暗花明,几度功亏一篑,有不少企业“三换券商”,不少企业“无疾而终”。
锣鼓第二响:民营企业“逐浪”资本市场
市场经济下华峰集团“乘风破浪”
直到2006年,华峰氨纶股份成为温州全流通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家民企。至此,温州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历史宣告结束。这一天,温州的民企翘首期盼多年,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根据资料,2002年8月,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接受上市辅导,开始了在国内主板上市的步伐。由于通道的限制,一年后,第一证券成为华峰的上市推荐人。2003年年底,华峰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报告。2004年7月13日正式通过发审委的批准。但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华峰上市志在必得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深沪交易所对股票上市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为新股恢复发行探路,并暂停了所有新股的发行。
这一喊停,对华峰的上市几乎是“迎头一击”,遭此影响的还有已经完成上市辅导期的报喜鸟、华仪等公司。民企上市的步伐再一次停滞下来。
从额度分配制到通道制,再到上市保荐人制取代通道制,在此过程中,当温州民企即将看到“上市之光”时,政策变动又每每带来考验。但是这些阻挡不了企业的上市热情。
在IPO上市通道受阻后,温州民企转战境外资本市场,开辟新的上市路径。瑞立集团在借壳了两年之后,于2006年4月18日,从美国OTCBB市场(柜台交易市场)转入了纳斯达克市场,正式在纳斯达克敲响了温州民企海外上市的第一钟。
一位民营企业家笑称,当时为了上市,温州民营企业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历尽了千辛万苦。
锣鼓第三响:温企驶入资本市场“快车道”
资本市场下伟明环保“逐鹿”环保市场
从无到有,再从每年间隔一两个月就有上市公司诞生,温企的上市进程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时至今日,在A股、港股和美股,温州民营企业已成全面开花的态势。温州民营经济一步步从野蛮成长走向成熟。
为什么要上市?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市带给公司的不仅仅是资本动力,还有企业经营的进一步规范化。
这家起步于1998年的本土环保企业,在2005年就开始筹备上市。虽然好事多磨,但通过瓯海区建立的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在指定专员深入企业开展上市全过程服务的帮助下,加上企业自身的种种努力,2015年5月28日,伟明环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A股市场首家通过IPO上市的垃圾焚烧处理企业。
伟明环保就是在温州民营经济走向成熟的路上开始逐鹿资本市场的,并在上市后享受到一系列的“上市红利”。上市后,伟明环保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布局固废处理、工程装备、水务处理、智慧环卫、危废处理五大业务板块,拥有近70个环保项目,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如今,公司投资、建设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设计日处理约3.8万吨规模,位居固废处理行业第一梯队。
如伟明环保一样,温州很多民企对上市有着清楚的认识:上市对于企业来说只是新征程的开端,它不只是筹集到巨额资金,使企业家身价倍增、提升公司形象,更是通过上市改善股本结构、促进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和提高管理,改变温州民营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
锣鼓第四响:“凤凰行动”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上市促进机制下温州力量崛起
记者从市金融办了解到,全市上市公司总数累计达4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000多亿元,实现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关于“上市公司数量倍增”的目标任务。2020年,对温州是个上市大年,温企在资本市场获得大丰收,全年新增了9家上市公司,A股市场更是史无前例地新增了6家温州上市公司,还有36家企业接受辅导备案,也将陆续推进IPO申报工作。
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同时,我市还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基础,经过几年推动和积累,有效促进温州资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做强做优。
在这背后,是温州力量的推动。温州积极落实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创新企业上市促进机制和“店小二式”服务,构建“政府推动+中介支持”新机制,密集举办上市辅导培训班,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为企业报辅、报会和成功上市扫清障碍。
在政策方面,市金融办通过“惠企直通车”,及时将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仅2020年一年,就给予47家企业6849万元奖励资金,还为4家重点企业提供4500万元风险共担基金,进一步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与此同时,市金融办及时更新企业上市的政策需求,对扶持政策予以不断优化,尽最大努力减少企业上市过程中的成本支出。
在服务方面,积极落实企业、中介、属地政府和市级部门的“四方责任”,为重点拟上市企业逐家建立服务专班,帮助企业制订推进计划、梳理核心障碍、提出解难路径,并有效发挥企业上市联席会议协调议事职能,密集为企业化解上市难,确保按计划推进工作。针对部分中介机构进度不快的问题,通过总部拜访、不定期约谈等方式督促中介提速,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中介服务质量评价,在企业、中介和政府之间建立反馈机制,为上市工作的推进和中介机构的展业都提供了好的外部环境。
不仅如此,在专业方面,市金融办还组织进行上市业务培训,内容涵盖了股改、财务规范、高管任职资格、股权激励等方方面面,形式上采取了座谈会、闭门会、走进交易所等,在科创板一周年、新《证券法》实施、再融资新政落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重要时间节点,邀请专家为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讲解政策,让企业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了解上市、学会上市、力推上市。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