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房产|汽车|教育|健康|育儿|旅游|爱龄|新闻|温州|原创|E评|财经|图片|专题|辟谣|政务|乐善|视频
新闻、广告合作热线:0577-88857761
推荐阅读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财经网 > 全球眼 >正文
城市群多中心结构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1-05-18 18:22:29 字体:

  近年来,受逆全球化影响,中国的正常经贸活动频频受到各种干扰,叠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中国外贸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话语权迫在眉睫。“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及“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这为我们依托城市群,通过建设多中心空间结构促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分工的现实要求,互联互通的城市群逐步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实施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布局,同时强化城市之间的市场整合和经济互动,可以在较大的地理范围内,充分利用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多中心意味着城市群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经济活动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形成“一股独大”的空间布局,而是要将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适度分散在若干较大城市。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在双轨制资源配置机制下,大量生产要素汇聚在区域中心城市形成的单中心结构并非完全源于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由“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所致。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市场拥挤和市场分割严重阻碍了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群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有助于打破城市之间的行政和市场藩篱,推动城市之间功能互补与产业互动,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地理尺度上实现市场融合和获得集聚经济,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能够发挥“1+1>2”的聚合效应,进而推动我国出口部门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城市分工清晰明确。城市群依托多中心空间结构提升外贸发展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不同城市之间形成明确的空间功能分工,即中心城市主要承担先进服务业,发挥创新孵化和综合管理的功能;外围次级中心城市成为先进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并和中心城市形成互补和协作的发展格局。如此一来,中心城市专注发展高端服务业并为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外贸活动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才能使得该地区的制造业能够进行专业化生产,深度嵌入至全球生产网络中。否则,即使城市群从形态上呈现多中心特征,但模糊的分工体系导致产业发展趋同和过度竞争,依然会阻碍我国的外贸发展。

  二是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够提升外贸发展质量的另一条件是不同城市的产业统筹规划。在我国依然存在地方保护和城市竞争的情况下,市场分割一直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障碍。这便要求城市群中各城市外贸发展规划的协调衔接,增强城市之间的外贸合力,使得各城市能够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清晰的判断,避免出现次级中心城市各自为战的现象,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配置扭曲。同时,统一的外贸发展规划有助于促进资源要素、科学技术乃至市场信息的传播和溢出,带动城市群整体乃至周边地区的外贸发展。

  三是外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中心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则是城市群建设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形依托。比如对于外贸发展尤为重要的港口和机场,如果仅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设有大型港口和机场,承担区域内绝大多数城市的外贸流量。这不仅容易导致外贸运输承载力不足,而且会大大增加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城市的运输成本。相比之下,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市均具备高承载力的外贸基础设施,形成“遍地开花”的基础设施网络。这有助于中小城市就近选择外贸运输枢纽,提高外贸效率的同时也疏解了中心城市的外贸承载压力。

  长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大城市为次级中心城市的多中心格局,并在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因此,长三角在多中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为多中心协同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比如,长三角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成立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在特定项目用地指标方面实现跨省域调剂以及企业财税跨地区分享,并推动跨区域高技能人才认定、职称评价结果互认等。这些制度建设有力地加快了优质资源的要素流动以及外贸效率。

  其次,打造多中心的同时,充分发挥首位中心城市的领导力。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其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功能较为突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其他长三角地区与上海的互动也非常频繁。比如上海、嘉兴两地共同打造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为嘉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不论是南京、杭州等次级中心城市,还是其他中小城市,均与上海形成不同程度的产业承接和共建。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长三角的外贸发展总是胜出其他城市群一筹。

  再次,联合培育产业集群,注重差异化发展。依托城市群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需处理好城市之间产业同质化发展的问题。比如,江苏苏州、无锡、南通共同打造高端纺织集群;浙江宁波、舟山、嘉兴等市联合发展绿色石化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各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得以明确和强化,有助于将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并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格局。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分享到:
我要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广告刊例|网站简介|服务条款|版权声明|网站地图|诚聘英才|联系方法|温网律师温州财经网版权所有 66w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